0415晨读
把今天的晨读拖到了明天的凌晨完成
本来打算早点睡可是想到晨读还未完成就爬起来先写了,不然拖了又不想写了。
今天的晨读是《习惯力》,标题啊,我们因何失败,如何成功。马爸爸说我们应该少听一些成功大师的讲座,应该多看看别人失败的原因。因为失败的原因都是相似的,我们避开这想法失败的原因其实离“成功”也进了一步。
一、1、2、3、7错误
作者把执行分为七步,但我们总容易忽略了第4、5、6这三步,这三步分别是说服上司,说服同级和说服下属。
(1) 解决问题前请扫清潜在“障碍”,解决问题的时候可能涉及的人都可能成为一个障碍,在执行前沟通能够多方配合,让事情开展更顺畅。如果在进行中才发现需要其他人帮助,需要其他部门协调再去沟通,又要重新申请,走流程,这就是在浪费时间,也可能错失了最佳的解决时机。
(2) 说服的过程就是重新思考的一个过程。把同一件事情,面对不同的人换不同的方式表达,也能让自己有更多的角度去思考事情的执行的方式,此外还能集思广益,完善执行方案。
二、反馈
首先,请问大家,有多久没有好好地看看自己呢?不仅仅是照镜子,还有和内心的沟通,如果有时间,请多多看看自己,听听自己的声音。这是我对反馈的第一个理解,自己的反馈。
第二个理解就是来自朋友的反馈。还记得有一天的话题是关于身边的人对自己的评价,得到其中一个是来自闺蜜的“喜欢顶嘴”,翻译成普通话大概就是喜欢反驳别人的话。我那时就问真的吗?我怎么不觉得,她说有时候,不多。从那次之后我就留意自己平时和别人说话,真的如此,这样我就有意识地在说话时注意了用词和时机。还有一些大概就是在面对问题的时候,会选择往好的地方想,忽略了这些问题存在的危机,有一位朋友就耐心地跟我分析了各种利弊,很大部分都是我自己没有意识到的部分。
朋友的反馈,特别是亲密的朋友,爱自己的人的反馈很重要,因为他们看到了另外一个我们。自省也是局限的,自省和他人的反馈相结合,才能看到更真实的自己。
三、不存在的完美模式
晨读的总结是这样的“完美的行为模式并不存在,有的只是不断去完善的过程。”
在猫叔说这周征文的时候,我是打算参加的,三本书,三篇读书笔记应该是没问题,但到最后我还是没有参加到。看到了小灶群里别人的努力,发现自己真的把“青春喂了狗”
除了是拖延症患者还是一个“伪完美主义”者,希望把所有事情都准备妥当才开始,只许成功不许失败。太多杂念,想同时读两本加快速度,却发现这样就打断了自己的读书思路,分散注意力,又想把之前落下的训练营的作业补上就把晨读拖了又拖,最后就真的变成了“什么都没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