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冈仁波齐》,你在诉说着什么样的结局?

神往与信仰。




“有一种寂寞,茫茫天地间余舟一芥的无边无际无着落,或许只能独自面对,素颜修行。”

怀着对佛陀无比的敬意,看完这部记录一带人磕长头去拉萨的《冈仁波齐》,这支队伍里有即将临盆的孕妇、家徒四壁的屠夫、自有残疾的少年,有大人,有小孩,每个人有着不同的故事,也怀着对神山冈仁波齐的由衷向往。历经了春夏秋冬,历时一年,一路上无论风雨交加,烈日曝晒,还是生老病死,危在旦夕,也阻止不了他们的决心和虔诚,最后终于完成了他们的朝圣。

怀着无比虔诚的心,去朝拜冈仁波齐神山的一群人无畏风雨,把对佛陀的敬意寄托匍匐在路上的身体,心中念着六字真言双手合十。风餐露宿,千里不遥,即使是积水,或是冰山沟壑,或是突然来袭的泥石流,他们也不会放弃,直到磕破了额头和膝盖,感人至深。他们唱着圣歌表达对神山的敬畏,对佛陀的敬仰。转经的人,念着经文,步履蹒跚。

才看前几分钟他们磕长头的画面,我就受不了了,眼泪哗啦啦的流。我知道那是他们的信仰,对于他们来说是非常平常的事,但是看了这样的画面我就是忍不住,如果你不了解这样的民族,不了解西藏,那么你可能感受不到什么,除了觉得不可思议和长了见识之外,可能不会再有更深的感触了。

有些人看了半个小时之后,起身离开,嘴里喃喃地说着,这是什么电影,完全看不懂。也有一部分人不断发出嬉笑声。我都理解他们的作法,因为他们内心离西藏的距离太远了,远到无法用心去触摸,只能粗俗地表达奇怪感受。而我依然泪流满面,相对无言。

不知道具体是哪一年开始,我渐渐地爱上了西藏,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这里是佛教圣地的原因,越是热爱就越使人神往。家里的一堆佛学书,也将我与西藏的距离拉近了。所以截止现在,无法解释这段情缘,是佛学影响了我使我爱上西藏,还是西藏给我了动力去学习佛,信仰佛陀与苍生。

此时我与西藏的信仰纽带,要归功与迪儿,这个揣怀梦想努力生活独立自强的姑娘。也只有她才懂我,我内心对西藏的热爱与信仰尚可与她互通有无,旁人怕也是枉然。看《冈仁波齐》的时候,我想的最多的也是迪儿,一个姑娘在拉萨修行,要承受怎样无法想象的风雪和旁人的不解。一副副画面定格在我心头,一个个思念的影子掠过心头。

“在阿里他找到了最终的归宿。一个行者,内心装着大爱和无畏的精神,甘愿将生命奉献在五千米海拔的穷乡僻壤,是漂泊地,也是归宿地。”顾野生在《嫁给西藏》里有这样一段冈仁波齐转山的经历。传说转冈仁波齐山一圈,可洗清罪孽;转10圈,可免受轮回转100圈,可立地成佛。

佛陀说,佛可以教人离苦得乐,普渡众生。电影里有为死去的人超度的,有为自己洗去罪孽而朝圣的,说的大概就是这个道理。

对于朝圣者而言,选择这种苦行的方式,也为了更富有成效地清除前世今生的罪孽。

“幸运的人成了喇嘛,而不幸的我,去了远方”。他们的歌声里这样唱的,也成全了他们一生所爱,爱的信仰。

电影最后一个桥段是描写朝圣者杨培去世,没有奏乐,只有喇嘛诵经为他超度。用白色的藏被把他裹成婴儿状,蜷曲的尸体像是在诉说着一个遥远而神圣的故事。充满力量的眼神暗示着结尾的收场,是信仰,是使人坚强的力量。

凡心所向,素履所往; 生如逆旅,一苇以航。


高原有高见。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对于一个喜爱《天鹅湖》,《胡桃夹子》,《第一钢琴协奏曲》,《1812序曲》,《意大利随想曲》,《如歌的行板》,《佛...
    Ivy杨平华阅读 274评论 0 0
  • 回想第一天上午还有盲人游戏,我是当哑巴,我带着我的伙伴,开始我紧紧的从后背搂住她,生怕她受到伤害,我亦步亦趋的跟随...
    春风7861阅读 124评论 0 0
  • 我们不停地编织者一个游戏 游戏结束我们全部都会死去 你越挣扎灵魂就越脱离肉体 你越挣扎灵魂就越脱离肉体
    自由行走的猫1998阅读 201评论 0 1
  • 概述 透视宝在时间指标方面一共有10个指标。商智方面有4个指标。 透视宝时间指标说明 首屏时间:浏览器显示第一屏页...
    带三本书阅读 437评论 0 0
  • 如果人们想改变生活的某一个方面,需要改变谈论的方式,改变对它的态度,改变自己的行为方式,改变一个正在考虑的关于它的...
    梅子618阅读 415评论 0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