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生缘总是让人叹息。合上书本,旧上海的情景一幕幕的在眼前呈现。张爱玲被称为天才作家,确是名副其实。
戛然而止的结局,就像一堵墙,堵在了心里。每看一本书,一个故事,我们都希望主人公有一个圆满的结局。或许是生活本不如意,希望多添美好。其实,生活就是这样,不是每个人的归宿都如同想象一般。有些人错过了终究是错过了。
我同情曼桢的遭遇,却也怜惜曼璐的境况。读者喜欢用上帝视角去谴责曼璐的无情,我不敢否认,在那一刻,我发现所谓的血脉亲情淡到让人心凉。曼桢母亲的懦弱,姐姐的欺骗,一张无形的网困住了所有人。眼泪在那一刻没有任何价值,生活本就是这样,困难和无奈。
曼桢和曼璐,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本是亲人,在那一刻,她们终于成了仇人。
或许,从曼璐选择做舞女的那一刻,就注定了她们两个成不了亲人。在困难面前,所谓血脉亲情,还是有耗尽的那一刻。
以前的家里,楼上楼下,就像两个世界。一个是堕落,一个是贵族。她们用曼璐的钱过着小姐太太的生活,却对那个人鄙夷。即使不是有意,但他们的行为里任可以看出他们以这个姐姐为耻。
曼璐如此牺牲,换来的却是亲人的嫌弃。母亲或许心疼女儿,弟妹却不一定心疼姐姐。
她们对曼璐的感激之情随时间的流失越来越淡,曼桢想要独立养家,何不是潜意识里希望和姐姐不要牵扯太深。就连曼璐死时,我不知道,她的亲人是什么反应。
曼璐赔进了一生,最后换来的还不是凄惨。她或许不该算计曼桢,不该囚禁曼桢,可是,把她逼上这条路的又是谁。
她曾说过,“你我都是一样的,凭什么你那么高贵,我这么贱。”书里就是如此讽刺,两个如此想像的姐妹,截然不同的境遇,人性就是如此。复杂,多变,当环境到了一种地步,本来善良的人,一点点被吞噬。
可惜可叹!
前期的曼桢,倔强,坚强;后期的曼桢,缺少灵魂。对孩子的依恋而妥协,看似无奈,其实是她自己对自己的妥协。
过往得事情,是她心里的一道疤痕。乐观坚强的背后是永远也不会愈合的伤口。她为了孩子结婚,就是因为她避不开自己的伤口。
曼桢一直是一个努力自强的新女性形象,从她对姐姐的讳莫如深,可以看到即使是新女性,也依然不能摆脱观念的束缚。那个时代的局限性,终究还是存在。
在到她逃出来之后,听到沈世均已经结婚,她顿时失去了生活的方向,她的生活成为了一潭死水。是爱的太深,还是她把自己的人生寄托在了别人身上呢?
曼桢对孩子的感情,她想过把孩子接出来,但又害怕别人的流言,最后牺牲了自己。这一切,只不过是她思想的囚牢。
曼桢虽然是新女性,但是有些束缚仍然没有逃脱。曼桢的悲剧,带着浓厚的时代色彩。
可惜,可叹!
曼桢和曼璐,谁欠了谁,可以说清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