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自在?
自在在每个人的心中可能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答案,所以,这个问题不好回答。那么,既然无法定义一件事,那就先说说,什么是不自在的,把不自在的避免掉不就好了吗?
常有人说:你看,我要是一只小猫(小狗)就好了,吃饱了睡,整天无忧无虑,没有烦恼。
烦恼、忧愁、不安等这些都是阻碍我们获得自在的障碍,很多人觉得人活着不容易,但是不容易的并不是生活本身,根本原因在于我们自身。
北雁南飞,依迹而行,兽饥则食,困则息,虽有辛忙,却无困顿之苦。
动物基本靠本能生存,而人有七情六欲,所以会产生心烦意乱、困顿之苦。
今天就详细聊聊阻碍自由的最大障碍——困顿之苦。
什么是困顿之苦?
困者,树生屋内,顿者,屈膝而行,困顿之苦者,身心俱疲,手束足缚,事无止息,身不由己,行非心愿。
困顿的感觉是使人的身心无法得到舒展,很难受地蜷缩着,因此困顿之苦导致的是身体和心理的双重痛苦。
困顿之苦主要源于5点:
1.身心俱疲。2.手束足缚。3.事无止息。4.身不由己。5.行非心愿。
分别阐述一下:
一、身心俱疲
身心俱疲者,心累胜身劳,心累者,自否,自怨,自责,自哀,不自足,不自安,不自量,不自得。
有句话说的好:人逢喜事精神爽!
好的消息会使内心愉悦,即使身体疲劳也会一扫而光。不好的消息会使内心情绪低落,就如泄了气的皮球一般,瞬间瘫软下来,再也提不起精神。
很多时候,我们觉得累并不是身体有多累,而是因为心累导致身心疲惫,我们自身的一切消极情绪,会加重我们的身心负担,使我们产生巨大的内耗。
怎么办呢?
欲去心累者,是自谅自解自骄,自足自安自量自得。欲达此上者,内运津气,导而出体,外修言行,实言践行。
解决这个问题,需要从心理和身体两个方面进行调节。
心理上主要是谅解自己,停止内耗。身体上通过一些运动的方式,增强身体能量,并且做到言行如一。
二、手束足缚
手束足缚者,有二,其一为实缚:居无定所、食无常供、衣不随季、家无余财;其二为虚束:顾他人之念,守知见执,贪旧日之功,念一时之平,图一生之安。欲解其二者,先解其一,其一愈强,其二愈弱,有舍有得。
束缚分两种,一种是看得见的,如衣食住行。一种是看不见的,如贪私执妄。
怎么办呢?
《道德经》说:
有无相生。
“有”与“无”本就是事物的“一体两相”,它们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要解决束缚的这两方面问题,需要从简单的方面着手。
那么,解决有形的与无形的,哪个更为简单?
衣食住行这种有形的方面更容易解决。
为什么呢?
试想一下:一个温饱问题都没解决的人,你跟他谈精神财富,效果可想而知。
所以,满足精神需求往往是在满足物质需求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三、事无止息
事无止息者,人心难满,意欲难足,知止而善行。
总感觉事情没完没了,根本就做不完,其实并不是事情太多,时间不够用,而是我们的欲望太重,当我们懂得适可而止,学会知足,事情自然就解解决了。
四、身不由心
身不由心者,非身之过,心念盛矣,先实而后虚。
常言道: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很多人自嘲自己根本就不能由自己做主,其实,这只不过是种借口。
无论如何你都不愿意的事情,任何人都强迫不了你。所以关键还是自己内心的原因。
解决身不由心的关键在于,不要总是停留在想,要尝试去做,做了自然就有效果。
正如“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的后半句:“情仇难却,恩怨无尽”。
情仇、恩怨是导致身不由己的主要原因,该怎么办?
无数事实证明:唯有做到,才会停止。
五、行非所愿
行非所愿者,言行难如一,心否其行,境否其心,故纠缠难安。其方易得,其行难践,知其反复而不弃微小,久积而成。
很多人决心去做一件事情,但往往却坚持不下来,比如:减肥、早睡、晨跑等。
当你发现自己行为总是不如己愿时,你会怀疑自己,你会越来越不自信,甚至会责备、否定自己。内心是极度迷茫、不安的。
怎么办?
首先要清楚地认识到,事情往往想的容易,做起来比较难,这是客观事实,不仅仅是自己,人人都一样。
其次,明白了事情不容易,践行的过程中出现中断、反复的时候,要学会谅解自己。
最后,内心有一个意识,坚持不懈并不是每一次都不落下,我们要把时间轴放长一些,我们不要追求完美,要允许有些许的误差,只要长期积累,就一定能够成功。
为什么这么说?
《道德经》说:
早服谓之重积德,重积德则无不克,无不克则莫知其极。
意思是:反复长期按照规律做事就是重积德,重积德可以克服各种困难,如能克服各种困难就会形成一种无形的巨大力量。
当积累到一定的程度,就会形成惯性,形成正向能量循环,量变引起质变也就是时间问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