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能量 | 他有“熊猫血”的血型 在中国献血5000毫升 都是无偿的!

RH阴性血型,不同于常见的A、B、O等血型,在我国人口的占比约为1‰-3‰,十分稀少,也被人们称为“熊猫血”。

哈萨克斯坦小伙留学中国8年 献血5000毫升

哈萨克斯坦“九零后”小伙鲁斯兰,有着“熊猫血”血型,来中国留学的八年间,他一直坚持无偿献血,累积的献血量已经超过5000毫升,相当于把全身的血液都换了一遍。

北京科技大学哈萨克斯坦籍留学生 鲁斯兰:第一次献血是因为当时我在海南大学读书,有一次看到一个中国同学从献血车下来,我就问他这是什么,他向我介绍了下,他说他每年参加两次无偿献血,我觉得挺有意思的,而且帮助别人对我来说是很重要的一件事情。

2009年,鲁斯兰从哈萨克斯坦来到中国学习汉语,那年他只有17岁。他告诉我们,因为打小受到电视剧《西游记》的影响,对中国的文化产生了兴趣。来中国前,妈妈叮嘱最多的就是:要做一个能够帮助别人的人。

北京科技大学哈萨克斯坦籍留学生鲁斯兰:妈妈说你长大必须得要做一个好人,她没有说好人是什么样的,她只是说你要帮助别人,这在是我们生活当中是一件最重要的事情。

只要有需要 他就会赶去献血

自打第一次献血后,鲁斯兰知道了自己有着在中国特别稀少的RH阴性血,为了能够帮助更多的人,他主动提出可以由血站向急需的患者提供自己的电话,只要有需要,他就会赶来献血。

在鲁斯兰的微信朋友圈里,还记录着他帮助别人的暖心故事。2014年一位广西的9岁女孩因为车祸急需熊猫血,远在海口的鲁斯兰见到救助信息后,写下了这样一句话:“蓝天哥肯定会帮忙你的”。

北京科技大学哈萨克斯坦籍留学生鲁斯兰:第一想法是我很愿意去,但也考虑到从来没去过广西,到那之后怎么去找她。我同海南省血液中心的一位朋友说了这件事,后来晚上大概11点钟,传来消息是广西那边已经处理好,血库也找到了,但是我是个人觉得如果需要我去,我一定会要去。

帮助别人 他感动很幸福

2016年,鲁斯兰从海南大学考入北京科技大学攻读硕士,而他无偿献血的足迹也由海南跨越到了北京。他告诉我们,虽然新的学校不像以前献血那么方便,但是每年两次的献血,已经成为了他雷打不动的习惯,原因很简单,因为帮助别人自己感觉很幸福。

北京科技大学哈萨克斯坦籍留学生鲁斯兰:这个事情是对我来说是每个人应该要做的,我肯定会继续献血,继续用我的资源来帮助别人。

“熊猫血缘”连结了鲁斯兰与中国的深厚情感。他的行动也见证了中哈两国的友谊。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感恩忙忙碌碌的一天,还偷了个时间看了小说,真心发现看小说是停不下来的,要改啦。 感恩聪聪送的平安果,一人一个好开心...
    胡敏宜阅读 192评论 0 0
  • 数独(すうどく,Sūdoku)是一种运用纸、笔进行演算的逻辑游戏。玩家需要根据9×9盘面上的已知数字,推理出所有剩...
    娟子阅读 3,428评论 3 1
  • 2016-06-01 01:54:522 很羞愧,因为,无法否认身上卑微的标签。不知道是被虫子吓哭的,还是因...
    偶是一个小胖妞阅读 345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