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内耗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体验:

考试还没开始,就总担心自己考不过;
工作稍有失误,就彻夜辗转难眠,担心领导不认可自己;
恋人没及时回复信息,就开始胡思乱想;


遇到事情需要选择,就左右为难,纠结很长时间。

当你陷入了这样的情绪之中,说明你正在经历精神内耗。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你只有100%的能量,80%都在自我内耗,行动力自然减弱。


心理学上对“内耗”的解释是:
人在管理自我的时候需要消耗心理资源,当资源不足时,人就会处于一个内耗的状态,长期如此会让人觉得疲惫不堪。


焦虑、犹豫、纠结、自责......这些看不见的内耗正在拖垮你的人生。



01


让你累的不是生活和工作,而是内耗。

法国思想家帕斯卡尔说过: “人是一根有思想的芦苇。”

人是有智慧的生命,因为我们的思考能力,文明不断发展。

可是当我们的思考能力变成胡思乱想的时候,只会精神内耗。


最近,我看了一部参与国际短片大赛竞选的影片,名为《星期六》。

这部意大利小短片只有3分钟,剧情却很写实。

周六的早晨,独居男子一边啃着香蕉,一边思考着今日打卡清单。

他盘算着,等会要洗碗,洗衣服,支付账单,清洁浴室,丢垃圾,打电话给老妈,然后晚上再找点有意思的事情做。

在真正开始做这些事情之前,他把整个事情预想了一遍,所有可能会遇到的事情和不好的结果。

他在脑海中反复盘算,试图找出最佳方式;大量情绪被消耗,琐事却越积越多。

就这样,日暮黄昏,月落树梢,一天很快就过去了。

片中的男主就是典型的内耗型人格,被内心的纠结活生生困在方寸之地。

明明做事情只需要两小时,提前消化掉自己“要去做”这件事,以及提前预知所有可能出现的结果,再到下定决心鼓起勇气开始去做,花了八小时。

还是带着排斥和负面的心态。

最终导致一整天没干什么事情,却感觉身心俱疲。

真正让你觉得累的是这些未知的情绪内耗,而真正能帮助你进步的是你的行动力。

内卷无处不在,有太多东西在消耗我们的精力。

生活的琐碎、工作的压力、人际关系的烦恼、家人的期望、消费主义的控制。

而真正厉害的人,都是“反内耗”体质。

90岁仍未退休的心理医生中村恒子奶奶,用一辈子写就一本哲理小书《人间值得》。

给这个人人都有“内耗病”的时代,开出了一剂真诚的良药。


为什么我们总是感到焦虑与疲惫?


大多数情况下,是因为对未来考虑太多导致精神内耗严重。

长此以往,身上背负的行囊就会越来越沉,未来也不会如愿所至。

恒子奶奶认为:“忧虑未来于事无补,谁也无法预料未来。”

她年轻的时候憧憬着一个幸福的家庭生活,结果嫁给了一个不顾家的酒鬼,只好一边做着繁重的工作,一边抚养着嗷嗷待哺的小孩,一边还有做不完的家务。

但恒子还是该吃就吃,该睡就睡,好好对待生活。

在她的身上,看不到任何执念。一旦执念太深,就会有怨念。

当我们停止内耗,把目标放在重要的事情上,然后一步步积极行动,就会惊喜地发现忧虑在不知不觉中烟消云散。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好强的闺蜜给自己定了一个目标,今年要读50本书。可是,2020年已过半,她连20本也没读完。 作为新手妈妈,她想给...
    9f3f97d6ae7d阅读 1,218评论 5 7
  • 你有没有经历过类似的场景:清晨在睡梦中被闹钟的嘶吼声吵醒,却仍然觉得眼皮沉重,全身乏力。在起床上班和闭眼沉睡的斗争...
    虫古拉阅读 11,625评论 0 5
  • 微博热搜上有一个词“精神内耗”,便特意了解了一下其含义。 精神内耗,即心理内耗,是指人的自我控制需要消...
    LxH_74阅读 531评论 0 5
  • 我是一个胆子很小的人,尤其面对未知,仿佛是面对大幕遮盖着一切,唯有拉开的那一刻无论你之前设想的如何,那些因...
    阿桂猫阅读 237评论 0 0
  • 表情是什么,我认为表情就是表现出来的情绪。表情可以传达很多信息。高兴了当然就笑了,难过就哭了。两者是相互影响密不可...
    Persistenc_6aea阅读 126,283评论 2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