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四了,周围被考研、考公、找工作各种事情包围着,每个繁忙而又疲累的一天背后都是对生活的向往。如何权衡理想与现实,如何不让自己10年后或是更远的未来不变成自己讨厌的人,我们现在努力的一切,都是为了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啊。
01
大一的时候,总是觉得时间还早,以后的生活还很遥远,每个玩得心安理得的一天背后都是对年轻的挥霍。然而,总是有那么一瞬间,在担心着自己的未来,总是在寻求一件自己喜欢并想为之奋斗的事情。
那个时候的我,有着对未来的向往,但也放不下的安逸的生活,于是每个没有课的一天都睡到了中午;每节课上都在不自觉地刷着手机;期末的时候也像所有的中国式大学生一样背着老师的重点,只求不挂科,考完之后又把自己的专业课忘的一干二净。
浑浑噩噩的日子就这样一瞬而过,三年竟然就这么过来了,有点不敢置信,又不得不认命,我们挥霍的三年永远都不会重头来过了。
02
最近总是回想着高中的时候,那么努力地学习,一群人都朝着同一个目标奔去,有着对大学最美好的憧憬。
进入大学之后,才发现理想和现实之间是有很大的差距的。然而,这不是你不努力的理由。倘若我从大一开始就为自己规划好未来;倘若我为大学生活增加点活力,而不是颓废;倘若我永远奔跑、永远热血。那么,大学生活是不是会精彩一点,难忘一点?
但是,人生并不是由一个个倘若构成的,我并不能重新再活一次。这样的几年也不是全然没有成果,至少我知道,人只有经历过、后悔过,才能得到教训,强大的人总会继续向前,永不停歇。
03
最近教育部出台新通知,“给大学生合理增负”这一规定引发热议。的确,本科教育并没有引起我们足够的注意,常常是只求不挂科便万事大吉的心态。
在这样的环境下,我们常常是无端荒废了四年。把自己人生中最好的四年都花费在追剧、打游戏上面,回首过去,我们似乎真的没有获得什么,这也是我们焦虑的根结所在。因为没有目标,从不努力,所以常对现状感到迷茫。
然而,合理增负这一点也常常会导致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施行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其实最重要的一点在于我们自己,如何精彩地度过大学生活,没有一点遗憾,如果我们真的为之思考过并且坚持下去,或许我们就能对未来少一点畏惧了吧。
04
身边的一位朋友,她从大一开始就给自己制定了目标,别人在宿舍睡觉时她却在图书馆里看书。常常有人不理解,而且总会有那种我不想学习所以我也见不得别人学习的人对她这种生活肆意评价,“她活的好累啊”、“她这样值得吗”,诸如此类的评价一直围绕在她的生活中。
然而,她并没有受那些评价的影响,而是继续为自己想要的而努力,如今,她获得了学院的保研资格。而那些以前评价她的人仍旧在考研、考公、找工作中挣扎。
我想,少年感不在于你会不会玩,而是你有没有在最好的时光为了最好的生活而努力过。
05
如今的我,正在准备考研,希望能够考上我心仪的学校,我知道这很难,因为我要考的这个专业的学校算是国内最顶尖的。
然而,我并不想放弃,尽管每天的学习很累,这却是我大学里最充实的时光。只希望等到明年六月份的时候能为自己的大学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如果你刚进入大学,那么希望你找准目标,如果不愿继续读书,就锻炼自己的交际能力,平时做一些和自己专业相关的实习;如果因为高考不满意而想上一所更好的,那么希望你学好专业课,早点了解考研方面的信息,最重要的是,一定要远离宿舍等一些舒适区,好好利用学校里图书馆的资源,每一所学校的图书馆涵盖的知识都是广泛而又珍贵的。
如果你也和我一样,站在大学的尾巴上,或是准备考研,或是准备考公,或是准备找工作。那么希望你能够不念过去、不畏将来,将自己的目标坚持下去,永远保持一份少年感,让未来的自己因为现在的你而骄傲。
大学生,我愿你永远不被生活磨平棱角,愿你永远都是少年时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