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活着的时候发挥出自己的价值,而且纹身这件事情我能坚持做下去,不做好不罢休。”
——秦璞
音符
纹身原名文身,古文言文中叫涅,是指在人体单调的皮肤上刻画出理想中的画面,成为人生的永恒,留住记忆中最美的图画。
秦璞,一名90后女孩,她拒绝了父亲集团安排的工作,决定创业打造纹身专业平台,为纹身艺术发声。
当一个姑娘与纹身创业连结起来的时候,有什么美好的事物会发生呢?
与一切安逸做斗争
第一次见到秦璞时,觉得这就是传说中“肤白貌美大长腿”的富二代吧。当问到“三百六十行为什么偏偏选择纹身作为创业项目?”这个率真的北京女孩给出了新生代创业者最好的回答。
“纹身其实代表了一种生活态度,做你想做,不能后悔。”而秦璞就是一名典型的行动派。
工作中的秦璞
93年出生的秦璞,已经是连续创业者。不愿意依靠父母的她,开过热门的分子料理餐厅、干过暴利的美容院。但是不愿意安于现状的脾气,加上从小对绘画的热情,促使她毅然放弃了这些赚钱的生意,选择纹身这个更具挑战性的领域去创业。
“我想活着的时候发挥出自己的价值,而且纹身这件事情我能坚持做下去,不做好不罢休”。
事实上,秦璞和她的朋友之前已经搭建起了“纹身秀”这个平台,但是运营理念的不同让她毅然决定离开辛苦经营起来的品牌,从新开始。当时的slogan “要痛要快”四个字也淋漓尽致的刻画出秦璞的创业理念与处事风格。她的纹身平台就是要用好的体验得到更多用户的认可。
纹身背后的意义更重要
纹身作为人类历史文化的一部分,延续至今已有二千多年。生活中纹身给人印象多半是不可思议的,很直接的想到黑道人物。随着社会风气的开放,与身体展现文化的兴起,大众逐渐开始接受这种身体的表现形式。
刺青爱好者也会组成联谊社团,定期举行展览会,将刺青图案社会艺术品,有名的刺青师也被视为艺术家,社会学或人类学者也会以流行的角度来研究这种带有暴力色彩的流行文化。因此秦璞将自己的平台起名为“文身”,让它摆脱一门单纯手艺的外壳,迸发出艺术的内核,让更多人接受纹身,正确的看待这份事业。
秦璞脖子后的莲花纹身
秦璞介绍道,自己身上的纹身多达十一处,每一个纹身背后都蕴含着一段经历。她说:“在接触这些纹身者之后才发现,铭记才是纹身的第一主题——用纹身的形式铭记一个人,一份感情,甚至是一只爱犬。他们的故事足够写成一本书”。
秦璞还举了两个例子:有个客人的父亲过世了,他把自己的整个手臂纹上了父亲的样子,用来纪念这个生命中最重要的男人。她自己脖子上的莲花也是因为信仰佛教,比起那些看不懂的梵文不如纹一朵洁净的莲花更能表达内心的虔诚。可以说当代人正在用自己的方式,让纹身回归诞生时应有的文化内涵。
不是所有的纹身都能称得上“艺术”
当年15岁的秦璞因为痴迷傅海林(中国文身艺术联合会理事长)的传统绘本,偷偷坐火车跑到济南拜师,才知道他是一名纹身师。那天坐在店里观察他的工作,成了对秦璞最早的启蒙,也让她意识到绘画拥有更赋生命力的形式。
傅海林手稿
但是像傅海林这样的纹身艺术家在60万纹身师中屈指可数。秦璞认为,现在一部分纹身师只在乎纹身师可观的收入,一些地方的纹身师连技术都不够优秀,更谈不上艺术家。能称之为艺术家的纹身师只存在于90年代最早的一批人,或者有绘画功底的人身上。当初她也曾专门调查过国家是否有关于纹身师的考核标准,来规范这个行业,给消费者一个更加透明化的信息,但是无果,所以她将自己的平台定位为纹身行业的 “大众点评”。
打破圈子,为纹身师发声
纹身店藏在大街小巷,被正统社会视为叛逆的艺术,纹身师也成了常人眼中的不务正业。纹身师的文化程度普遍不高,每天只埋头于绘画,圈子相对封闭,他们不知道怎么走出去,其他圈子的人也很少能走进来。
鬼雕纹身师胡艺龙(中国唯一一位专注于中式传统图案创作的纹身师)
为了决绝行业痛点,让更多优秀的纹身师发声,秦璞决定将平台内容打造成以纹身为主,极限运动为辅的文化联盟的形式,让拥有相似爱好的人群更方便的交流,形成一个泛文化圈子。借助更商业化、更规范的手段将线上线下连接起来,帮助优秀的纹身师得到更多人的关注。
打造纹身平台,看似离经叛道的创业项目,却让更多人感受到了新一代创业者的多元化与尝鲜勇气。我们不知道未来纹身会被归于哪一类文化,会出现什么奇奇怪怪的纹身风格,或者会不会看到 《中国有纹身》一类的选秀节目。但是我们已经看见,越来越多的90后创业者和秦璞一样,敢于挑战传统创业理念,走出属于自身的路子,让创业的过程从痛苦变成痛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