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叶三导出名在一次数学课上,那次他用高等数学的泰勒公式解导数题,同时,还连求三次导函数。
一鸣惊人,从此封为“叶三导”。
叶三导属于数学考140分以上的那种,而我属于120都到不了的那种。
一次月考后,答案都没对,叶三导转过来对我说,“我数学好像是150。”
我说,“你大爷的。”结果他真的150。
第二次月考,答案也没对,叶三导又转过来对我说,“我数学好像又是150。”
我说,“靠。”结果他没考到150,我大喜,后来就又不开心了,因为是149。
显然,我们可以从中得出结论:叶三导喜欢数学,并拥有对数学的自信。
同时还可以得出结论:我不喜欢数学,并丧失对数学的自信。
2,
叶三导没有故事可写。这个可不是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我没有用反语。
叶三导在当地村里的小学读了四年,在当地的中心小学读了两年。我敢肯定,那时候的他已经展露数学的天赋了。
不过老天总是公平的,让叶三导拥有数学的才华,也剥夺了他英语的能力。这让长期受到他数学对比伤害的我高兴极了。
叶三导英语不好,以前满分120的他考过70分多,150的考过110分多,这与他的数学形成鲜明对比。
后来,发觉英语实在糟糕透了,叶三导在一个暑假天天做英语题,刷了几本书,终于刷废掉了。好吧,开个玩笑,努力还是要值得肯定的。
叶三导喜欢打游戏,呃,热爱打游戏。以前打《英雄联盟》,后来打《王者荣耀》。现在还再打。
高二上学期,叶三导晚自习回家,整理洗漱后上床关灯睡觉。过一会,拿出手机打游戏,一般打到一两点钟,早上依旧六点多起床,依旧精神抖擞。
他打了一学期,最后竟然没有打废掉,果然厉害!
我以前看见叶三导的时候,总觉得他有黑眼圈,不知道是不是熬夜的缘故,反正就是那样,让我好生奇怪。后来,黑眼圈就突然没了,更让我奇怪了。
3,
俗话说,故事要服务于主题。
俗话还说,我以我手写我心。
但并不是每个人都有很大的大事,正如我一开始说的,叶三导没有故事可写。他就是很平淡地生活,不会因考试考差而流露出太大悲伤,也没有因情感问题而特别难过。
这对我来说是个危机,对他来说是一种幸福。
叶三导初中和一个女孩谈恋爱,后来也就平静地分开,依旧好朋友,依旧会很开心地聊天。
后来,那个女孩在高中也和叶三导同班,依旧好朋友,依旧会很开心地聊天。
我问叶三导,你现在喜欢谁啊?
他说,还是她吧!
我不想写太多关于他的情感故事,毕竟有些人只适合在在自己的世界生活。
4,
其实,叶三导是我这个班第一个认识的人。
在选拔性考试时,我与他同一个考场,他向我打招呼。
后来,高一时我莫名其妙地到南昌参加数学竞赛复赛,叶三导也去了。在住宾馆时,我们在同一个房间。
那时的他,也在拿着手机,点开游戏,开心地玩。
叶三导留给我的印象有两幅画面,一个是他求三次导的时候,那时的他,神采奕奕,展露着自己的知识;另一个是他坐在宾馆房间的床上,眼睛注视着手机屏幕,很开心地打着游戏。
两幅画面定格,交叠,重新勾勒出叶三导的模样。
后来,我数学不行,退出了竞赛。
叶三导在坚持,好吧,他是真正喜欢数学,最后拿了省级二等奖。
叶三导除了喜欢打游戏外,还喜欢打篮球,尽管他技术不高,但独特的投球还是有点......
好吧,一时找不到形容词。
我喜欢叶三导这名字,没来由地喜欢。
总觉得名字里藏着什么,也许五百年前和叶问是一家呢。
我记得一次月考后,答案都没对,叶三导转过来对我说,“我数学好像是150。”
我说,“你大爷的。”结果他真的150。
而我是111。
第二次月考,答案也没对,叶三导又转过来对我说,“我数学好像又是150。”
我说,“靠。”结果他没考到150,我大喜,后来就又不开心了,因为是149。
而我是116。
呵,我还记得那次他三次求导。那时我正在最后一排,看着数学卷子上的红叉,突然听到一声,“叶三导”。
我抬头看黑板,泰勒展开式,三次求导写满整面黑板。
写完后,他摸着头说,“对,就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