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孩子一参加钢琴表演就失常?

钢琴公开演奏与自己弹奏有何不同,为什么?

    

公开演奏,是当众表演。既然是“众”,无论多少,总要被许多双眼睛同时注视着。这必然使弹奏者的心理状态不同于平时。

    

如果是很正式性的演奏,要求一次弹好。这个一次性,足以产生非同寻常之感。就算不那么正式,恐怕也不好意思接二连三地错了重来。    

    

此外,弹奏环境的改变,钢琴的改变,音响感觉的改变,或多或少都会引起心理状态的改变。

    

钢琴弹奏,虽然表面上是一系列技术动作,但实质上,是一个心理活动的过程。因此,心理上受到的任何影响,心理状态的任何改变,都会立即在弹奏上反映出来。

    

所以,公开演奏既不同于自己练琴,也不同于在老师那里上课时的弹奏。

    

这个不同带来什么后果呢?


我们知道,所有人之间的心理素质都是不同的。世上哪有两个脾气禀性一模一样的人呢?因此,公开演奏带来的不同,还要加上弹奏者心理素质的不同,才是上面问到的那个“后果”。

    

有的人,并不惧怕众人前的钢琴演奏。甚至很喜欢这样。听的人多,他更是感到高兴、兴奋。同时,如果他的兴奋又是适度的,就将恰好使他弹得比平时更生动、更有光彩。

    

有的人,也不怕,也兴奋。但容易兴奋过度。过度兴奋的危险,是有可能失去控制,弹得失去章法。但也可能有局部的精彩片断。

    

有的人,也不怕,也不兴奋。他觉得公开演奏与自己平时弹奏也差不了多少。的确,这是受到“公开”、“当众”这件事影响程度最小的,虽然不会一点没有。这种情况,好处是出不了“乱子”,但却可能会缺少对听众的感染力。

    

有的人,天性胆小,害怕众人的注视。众人的眼光对他简直是“有形的”压力。弹起琴来拘束,放不开。平时练习的成果,必然要打上很大的折扣。

    

有的人,富于理智;有的人,富于感情;有的人,心理素质稳定;有的人,易受外界的影响。

    

对于参加公开演奏的学生,应当针对不同情况,或调控他的兴奋,或激起他的热情,或鼓起他的勇气,或平衡他的理智与情感。总之,要给予适当的引导,使学生能扬长避短,提高公开演奏的质量。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yxn否定阅读 1,053评论 0 0
  • 1.申城 头一次去江南,过了长江我就沿途欣赏两岸的景色,出了车站开始蒙蒙的细雨。坐在出租车里,我透过车窗看着窗外的...
    从前慢者阅读 2,939评论 4 5
  • 不要再这样下去,一晚一晚的熬。 总是想东想西,实在是矫情。 该关掉手机,断了些没必要的联系。 扔掉所有的负能量,认...
    池鱼Y阅读 760评论 0 0
  • 曾少时,我见了你的笑魇如花. 不多时,我执起你手. 待去时,我慰你不分离. 回思时,我孑孑一人,你在何处? 却思时...
    你若还未写阅读 1,131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