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和一位客人在闲谈中,谈及母亲这个话题,我们不约而同的表示,家中的这位太后,实在不好伺候。在疼爱我们上面十分大方,但对自己、对生活,却十分节俭。
说洗衣服辛苦,新的洗衣机,只拿来脱水;说洗地、扫地麻烦,先进的扫地机器人,又嫌弃它;说腰骨痛,带她去治疗,又说浪费钱(咦,怎么越说越有点来气呢?)
哎哟喂,这位太后还真是不好应对!
不过,也正是这位刁钻的太后,在我半夜胃痛,奄奄一息时,翻箱倒柜给我找胃药;在我还像头猪一样躺在床上时,起来熬粥给我吃;在我赶着上学、上班时,早起帮我备好早餐、午餐;在我遇到经济打击时,用她自己并不丰厚的资金给我支持……
妈妈在生活里,是十分节俭的一个人。总是说我和姐姐浪费,买回很多衣服,还没破就不要了;买回的护肤品,瓶瓶罐罐堆满一角落;松了的裤头、掉了的纽扣,都是妈妈帮我们手工操作——女红方面,我一窍不通。
妈妈在生活里,有时也是个大手大脚的人。听到什么对身体好,就买来给我们吃,自己却不怎么碰——想起了吃鱼头的故事,虽然现实中,我家太后的确喜欢吃鱼头。买了补品给她补身体,大部分也是给回我们吃。你说她嘛,她凶回你……上年年终奖金,我买了个玉寿桃给她,她说我浪费(是我第一次送她这么贵的礼物),不舍得戴,还是我强迫她才戴上去。
其实,我都是知道的。妈妈一直以她笨拙的方式,表达着她对我们的爱。而我们呢,何尝不是一样笨拙……也许一直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我们对感情的表达,不如西方国家直接,总是藏在心里,羞于表达。
我们总以为用物质来表达自己的心意就足够了,其实,精神上的需求才是最重要的。陪伴,才是最长情的表白。
“子欲养而亲不待”——多么痛的领悟。
小时候,曾经发傻,想过如果妈妈不在了,自己的生活会变得怎么样?平时妈妈将自己料理得那么周到,如果不在了,肯定很不方便。但,除了生活的不方便呢?心里更多的,是一种空空的、难以名状的酸楚感。想着、想着,自己就哭成傻逼了。
虽然自己经常和妈妈顶嘴(呃,不是一个好女儿),但一想到如果妈妈不在了,伤心、难过才是我的心情写照。
每次帮妈妈揉腰的时候,就深深感受到时间在妈妈身上的流逝。她再也不是自己印象中的那样健康了。再也不是像小时候那样,觉得妈妈是会一直陪在身边的了。她终将离去,而在这之前,抚心自问,自己作为子女,又为她做了什么?这是一份永远没有答案的问卷,我一直在作答,但,从没合格过……
只愿自己能尽快成长,足够强大。在余下的岁月里,好好伺候这位太后,让她活得像“太后”,而不是脾气像“太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