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乘火车去济南,都需要在兖州换火车头。这样的不便,济宁人已默默忍受了112年。
一、出行不便的济宁: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
本文写于2024年8月13日。搁笔后,总觉得写得不够深刻,但一年来,一直没有看到相关的文章发表,实在按捺不住,谨以此文抛砖引玉吧。
2024年的济宁,跟过去的一百年、五十年、甚至二十年前相比,很多方面都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在日常生活中,直至今日,仍有一些制约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障碍,一些老百姓急难愁盼的难题,在不同的领域或多或少地存在,有的难题甚至几十年、一百多年也没有得到妥善解决。经年累月面临这样的情况,看不到希望,我们也就麻木了、习以为常了,以为事情原本就是这样,也应该继续如此,从而不去寻求解决的途径和办法,这是非常可悲的。
济宁是山东的地级市,经济总量在全省大致排在第六名的位置。但论及交通,尤其是铁路交通方面的重要性,恐怕要在省内十六市中倒数了,不但途径列车班次少,出行便利性差,交通枢纽的重要程度还一降再降,与地级市的地位和900万人口的体量极不相称。
举个例子,上周准备坐绿皮火车去济南,看了一下车次,去省城济南,每天竟然只有五趟火车,按照发车时间,分别是:第一班,T398,凌晨3:56发车,6:41到达,用时2小时45分;第二班,K1074,早晨6:19发车,上午9:10到达,用时2小时51分;第三班,C666,上午11:05发车,下午14:24到达,用时3小时19分。第四班,K8295,中午12:14发车,晚上19:50抵达,用时7小时36分,基本不可选;第五班,T180,下午16:05发车,晚上18:53抵达,用时2小时48分。然后呢?答案是:就没有然后了。可能大家没注意到,这里有几个问题。一是济宁到济南的的火车班次太少了。二是时间安排非常不合理,前两班太早,如果去济南办事,想当天回来,后面几班又太迟。三是用时太长。200公里的不到的距离,竟然需要3个小时左右。C字头鲁西环线动车,从济南到济宁,竟然需要7个半小时,而且还没有对开。济宁到省城济南,是每天市外出行中最繁忙、需求量最大的路线,但在人流、物流高速流动的今天,交通如此拉胯,怎么能助力济宁高质量发展?作为一个经济也算高度发达,与省会济南日常交流密切的鲁西南中心城市,每天只有这么少的对开车次,让济宁情何以堪?
浦铁路宁支线开通于1912年,当时正值清末民初,整个中国铁路网尚处于萌芽阶段,全国总里程不足一万公里。这时候,济宁就已经开通了火车。济宁人在交通方面可谓极具慧眼、先拔头筹。但好的开头并不意味着过程会一帆风顺,在之后的几次铁路大发展中,济宁都一次次丧失机遇,被时代的车轮远远地甩在了身后。
说起济宁人的火车出行,那真是一把辛酸泪。绿皮火车时代,从济宁出发的车次极少,大部分旅客北上北京、南下上海,都要去兖州乘坐火车,兖州虽是县级小站,但车站规模在鲁南、鲁西南却已经是最大的了。据统计,新中国成立后,鲁南地区货运量约65%集中在兖州枢纽。来此乘火车的不但有济宁人,还有鲁南周边日照、临沂、菏泽几个地区的群众。为了准时抵达兖州赶火车,30公里外的济宁人往往要提前一个小时(修高速前,要提前两、三个小时)出发。周边东西200公里左右菏泽、临沂等地的旅客,一般要提前三、四个小时或更早出发。绿皮火车时代也是短缺时代,一票难求,兖州站内站外经常人山人海,从那个时代经历过的济宁人应当记忆犹新。
好不容易到了动车时代,因为新兖铁路建设标准为120公里时速,济宁火车站没有安排动车经过。京沪铁路建设标准为200公里时速,济宁主城区的乘客乘坐动车,仍需坐汽车到兖州换乘。动车开行时间不久,350公里时速京沪高铁开通,兖州站动车停开。京沪高铁在济宁境内唯一停靠站是曲阜东,在兖州火车站以东大约30公里。为了乘坐更快捷的高铁,济宁人由此要提前一个半小时到两个小时,赶往60公里外更远的曲阜东站。相比省内高铁站就设在主城区的济南、青岛、烟台、潍坊、淄博、德州、泰安、枣庄等市,济宁在交通方面上的劣势和差距已经非常明显。
再说说飞机出行。最初的民航济宁机场坐落在嘉祥县纸坊镇,位于主城区西南约40公里,是军民两用机场。较之国内很多城市,机场离主城区的距离偏远。机场的名字是济宁“四大怪”之一,曰“济宁曲阜机场”。曲阜和嘉祥并不接壤,中间隔了三个县市区,相距约90公里,但为了突出儒家文化概念,就来了个霸王硬上弓。名字虽然叫着别扭,但离主城区距离还不算远,约一个半小时车程。后来,市委、市政府办公区搬到北湖,从那里出发约30公里,也就40分钟车程,也算更近、更方便了。既然主城区好不容易靠近了,机场就别动了吧。然而好景不长,没过几年,机场却“飞”走了,而且这次是与老机场对角,搬到了主城区东北约40公里的兖州区大安镇。很多人开玩笑说,济宁机场是为泰安人修的,因为机场更靠近泰安,从泰安的宁阳县城出发,满打满算也就20公里,方便程度超过了95%的济宁人。
二、高铁济宁站的选址:没有最差,只有更差
目前济宁主城区高铁站有两个:济宁北站、济宁东站。传统上济宁的主城区是任城区,对应的高铁站是济宁北站。兖州区对应的高铁站是济宁东站,虽然已改县级市为区,但习惯上并不被作为主城区看待。要不是为了追求所谓“组群结构大城市”的虚名,以及提高济宁的知名度,济宁东站命名为“兖州站”(为了与京沪铁路兖州站相区别,也可另取“滋阳”等名称)更为恰当。济宁高铁站的选址有两个问题,一是离主城区太远,特别是在以市委、市政府办公区为代表的主城区南移以后,距离远的问题更为突出。从北湖办公区到济宁北站,距离约23公里。二是没有兼顾已有的火车站。新站应该与现有的新兖铁路济宁火车站合并建设,既方便群众,又节约投资,还能拉动城市建设。三是济宁东站选址、命名失败,导致停靠车次少。曲阜南站(应该命名为邹城北站更为恰当)也存在类似的问题。蛋糕就这么大,客流太少,小车站自己既吃不饱,又占有了一部分资源,导致临近车站无法停靠更多的车次,也不能做强做大发挥枢纽作用。可以说,目前济宁高铁站的布局,是几方皆输的最差结局。
高铁济宁站的选址,第一选项应是现有的济宁火车站,也就是将高铁站与普通列车站合并建设,这是最好的选择。在济宁火车站现有的基础上,往南扩建,站北部是普通铁路,站南部是高铁线路。建设济宁站南广场,带动铁路两侧城区建设,这样也能彻底打开北湖区的出行通道,进而带动城区房地产及各项事业发展。北湖区南部是微山湖,成为主城区后,交通接驳的主要方向只能是依托老城区向北,而现有的老城区交通早已不堪重负,亟需轨道交通的大力疏导。第二选项,是在北湖区建设高铁站。按照之前的规划,以及随着后来市委、市政府办公区的搬迁,主城区已经南移至北湖,出于建设主城区以及配套设施的考虑,也应该把高铁站建在北湖度假区的市委、市政府办公区附近。据说,这个方案也被考虑过,因为途经采煤塌陷地,所以被否决了。然而高架不行吗?新兖铁路经过北湖区,目前不但走运煤的列车,也有客运,而且运煤车载重量更大,这都很安全,为什么换了高铁就不行?而且,否决高铁线路后,济邹高速公路竟然在同一区域,甚至更加靠近南部塌陷区的位置被批复并建设了,就在市委、市政府办公区以南,基本上跨湖而过。为什么其他交通项目行,高铁就不行?令人匪夷所思。深究起来,除了自然条件有欠缺以外,工作不到位,恐怕也是难以言表的重要原因。在上述几个选址都有禁止性限制的情况下,最差的选项,才是目前济宁北站的选址,而济宁恰恰中了这个最下签。不是说目前济宁北站的地址一定不能选,而是离主城区太远,背离了城市发展的一般规律。
济南、青岛、烟台、潍坊、淄博等城市,高铁与普通列车同站建设,既节约了资源,又充分发挥了现有车站的辐射带动能力,给老城区带来了新的活力。党委、政府办公区搬迁的一些城市,一般也是越搬离高铁站越近,以尽快带动当地城建和各项事业发展。比如省内的枣庄市,高铁站就在新的主城区,距离搬迁后市委、市政府只有6公里。而同为黄淮海经济协作区的较大城市徐州,经济总量和城市规模更大,但高铁站距离搬迁后的市委、市政府也只有5公里。济宁呢,市委、市政府办公区搬迁前,距离高铁站只有14公里,搬迁后却增加到23公里,几乎翻了一番。
外地可以,济宁就不行。究竟是自然条件的问题、规划的问题,还是人的问题?应当深刻反思。自然条件可以克服或弥补。如果是规划的问题,那也可以归结到是人的问题,因为规划毕竟是人做的。当初,市委、市政府明知道北湖度假区是塌陷地,又是泄洪区,都能采取各种补救措施然后将办公区搬过去,为什么高铁车站就不能设在那里?济宁城市南部部分有塌陷,线路再往北挪一点儿总可以吧。如果选择济宁火车站,南边再建个入口,轨道之上架起南北双向进出的通道,该有多么好!
三、济宁北上列车在兖州换车头:百年未解之难题
时至今日,济宁出发到济南的火车,途径兖州时,火车头位置需要前后更换,耗时半小时左右,每列火车皆是如此。要知道,济宁至济南的火车全程3个小时左右,中间却有半个小时浪费在兖州站更换火车头上。在时间就是效率和金钱的今天,这是多大的浪费!大家可能还不知道,换火车头的问题其实已经困扰济宁人长达112年了。济宁至兖州间的铁路通车于1912年,为津浦铁路支线。济宁城位于兖州火车站的西南方向,从济南经兖州去济宁方向的火车,过兖州站后应拐向西南,但兖州往南即泗河,而修建铁路桥技术复杂、耗费银两多,为避免跨河,济兖支线就选择了在兖州站以北,向西南引出的路线。如此一来,从济南到济宁的火车,在从北往南到达兖州站后,就必须在兖州站更换车头,改变列车前进方向,从兖州站向北走一小段后,再向西南方向引出。与之相反,从济宁发车至济南的火车,也需要在兖州站更换车头,从而改变列车前进方向。从1912年到2024年,112年以来,这种情况从未改变。
112年前,满清帝制刚刚被推翻,民国初立,那是一个一切都很慢的年代。相对于漫长的出行旅程,半个小时更换车头的时间,或许可以忽略不计。但百年以后,这个难题仍未得到解决。究其原因,无非有以下几点:
一是济宁经济还不够发达。从历史上看,除了元代及明初,以及1970年代以来,济宁从未成为鲁南或鲁西南地区的政治中心。曲阜曾经作为商代都城,管辖区域可能涵盖今山东全境及河南大部。西周初年,鲁国定都曲阜,管辖鲁中南一带。汉代,鲁王府设在曲阜。之后统治鲁南的州府,郡所或府治都基本上都设在兖州。元代至清末,随着大运河的兴盛,济宁逐渐成为鲁中南最重要的经济中心。建国以后,济宁地区行署一开始并未设在济宁,而是设在了腾县(现属枣庄市代管)。行署搬迁后,济宁在较长一段时间内都是鲁南五市(包括枣庄)最为发达的经济中心。但在山东省内,除了济南、青岛这两个大城市以外,济宁发展长期落后于烟台、潍坊、淄博,济宁向西通往河南的铁路通道,基本上以运煤为主,途径的菏泽是山东经济最欠发达的地区之一,省里对鲁西南乃至济宁的普通铁路交通长期不够重视。尽管近年来经济有所发展,济宁也基本也就位于山东第六、第七的位置,不温不火,缺乏持续强劲的经济增长势头,很难让人眼前一亮。现有的经济发展水平,以及人流、物流的规模,或许还不足以让铁路部门主动增加或优化既有线路。
二是境内重点旅游资源远离主城区。济宁是文化大市,文化旅游资源丰富,但在国内最为知名的旅游景点基本上都远离主城区,比如久负盛名的三孔、四孟,以及近年来成为新热点的尼山圣境景区,均在济宁以东50公里以外的曲阜、邹城等地。绝大多数来济宁旅游的外地游客,在游览完三孔等景点后即行离开,并不会刻意到济宁主城区游览,尽管任城区也有太白楼、东大寺、浣笔泉、任城王墓等著名景点,由于影响力小、宣传不够等原因,外地游客基本上止步于曲阜。曲阜、兖州、济宁之间流动的旅客,大部分为本地客源。因此,从人流、客流需求角度看,扩大运能也缺乏进一步的动力。假如济宁能发展成为大城市或国内二、三线城市,不但游客多,来往做生意的商人也多,各类展会、赛事也多,交通工具到了供不应求的地步,火车、高铁、航班就会增加班次、增加密度,铁路线路就会优化,支线也可能会上升为干线。但这也有个互为前提、相辅相成的问题:成为交通枢纽后,外地人才会来的更多;外地人来的少的地方,也很难成为交通枢纽。
三是区位资源没有得到很好的利用。从南北方向看,山东地处京沪大通道的核心,而济宁恰恰是位于这个核心的中心位置。从东西方向看,山东省南部一直缺乏主干道,日照、临沂、济宁、菏泽四市人口总量约4000万,发展潜力巨大。济宁地处四市中间,是天然的交通枢纽,地理位置得天独厚。运河时代,赖水运交通枢纽之赐,济宁成为鲁南无可争议的经济中心。低速火车时代,由于没有抓住发展机遇,交通中心东移到了兖州,济宁交通红利式微,发展不如铁路干线沿线城市及工矿城市;高速公路时代、高铁时代,济宁交通枢纽又持续东移到曲阜,而曲阜综合实力及辐射带动能力太弱,小马拉大车,导致“一招不慎,步步皆输”。刚才已经说过,济宁主城区离曲阜东太远,从曲阜东出发至北京南的高铁只需要两个小时,但从济宁赶过去要提前两个小时,便利性其实大打折扣。更令人头疼的是,当初京沪高铁的规划者并未将曲阜东作为枢纽,因此没有为东西向铁路预留接口,后来山东在建设鲁南高铁时,虽然济宁、临沂间高铁可以双向对开,但济宁、临沂出发的高铁到曲阜东后只能北上,不能南下,换车头也不行。原以为随着时代的变迁,在兖州换车头的日子会一去不复返了。没想到多年以后,类似的悲剧还会再一次于曲阜东上演。不同的时代,相似的剧情。天可怜见!看看我们邻居临沂,三十年前甚至再往前一点,还没有高铁,没有高速,甚至没有铁路。那时候的临沂,不要说和济宁比,即便和济宁市下辖的曲阜、兖州比,区位、交通等都差的很远。可是现在呢,临沂不但建成了周边数省范围内最大的物流商贸中心,铁路、高速、高铁、民航还样样都有,经济总量几年前就超过了济宁,而且差距还在不断扩大。想当年,临沂的物流尚未起步,济宁就建设了金宇市场,后来又建设振宇市场、豪德商贸城,兖州也建设过多个批发市场,最终不是不温不火,就是偃旗息鼓。为了赶超临沂,济宁还专门在豪德商贸城对面投巨资建设了汽车西站,但建成后一天也未使用就废弃了,成为一段时间济宁人茶余饭后的谈资。这是典型的守着金山要饭吃。
四是缺少在其位谋其政的关键人物。当年修建津浦铁路,济宁是被排除在外的。为搭上铁路时代的第一班车,具备发展眼光的济宁士绅推举潘复等人进京上书,经反复争取,力陈必要,终于争取到兖州至济宁支线的修建。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后来的日子里,在铁路建设方面,济宁人基本上在吃前人的老本。由于后续缺乏潘复式有眼光的人物,没有人去思考、去推动,去做一些打基础、谋长远的工作,都抢着做立竿见影,最好能当年投资、当年开工、当年投产、当年见效,能马上出成绩的工作。对于出力多、周期长、见效慢的事,是排不上日程表靠前位置的。这就导致不但换车头的问题一百多年未解决,包括后来的动车、高铁,济宁都无一例外,一次次失之交臂。
解决换车头的问题很难吗?当然不是。铁路总公司是央企,体量很大,是巨无霸,解决换车头问题在它那里是小事一桩,全国换车头的地方可能还有一些,解决还是不解决,先解决还是后解决,讨论的余地总还是有的。对于铁路总公司来说,首先要考虑的是生产效益,其次当然也要考虑地方利益。做还是不做,关键是地方推动的意愿有多高,施加的压力有多大,以及能拿到的相关利益有多少,如此而已。
老百姓会经常遇到的一些问题,决策者可能是遇不到的,或者在他们眼里,这根本就不是个问题。比如说出差去济南、北京,会有专车直达,或者由司机送到高铁站、飞机场,途中还可以办公、刷手机,他们可能还会觉得很快、很方便。但对于老百姓,尤其是占济宁人口大多数的农民及等低收入群体来说,绿皮火车仍是出行首选。比如南下广东务工,早上8点上车,第二天上午10点才到深圳,需要26个小时,不少人现在仍选择硬座。飞机、高铁虽然快,但价格太高,农民工需求价格弹性高,大部分人会选择以时间换金钱,因为节省下来的时间所能创造的价值,远远低于乘坐两种交通工具的价格差。不幸的是,可供选择的绿皮火车也越来越少。以济宁到西安的火车为例,20年前每天还有两班,而现在,已经一班也没有了。
假如您看到这篇文章,并有耐心读到这里,说明您和我一样对济宁交通有着共鸣,平时可能也考虑过这方面的问题。但是,能想到这个问题的人,往往说了不算。说了算的人,一般也不会考虑这个问题。
四、不断消解的区位优势:路在何方?
112年前,囿于技术瓶颈、资金限制,济兖支线给后人留下了一点遗憾。那就是除了从兖州站西北拐向济宁的支线外,没有修建从火车站出发,先向西南再向西北融入支线的配套铁路,这导致济宁到济南间运行的列车需要更换车头。如今已到了2024年,国家的科学技术、基建能力已稳居世界第一,且遥遥领先。2024年,济宁GDP已突破5000亿元人民币,各项事业蒸蒸日上,也该到了该解决这个问题的时候。假如将来仍由于各种原因,还是不能解决,那么,为节省大家宝贵的时间,建议今后济南与济宁间的列车,不再安排进兖州站,而直接走兖州站西北的连接线。反正兖州早在2013年就已经成为济宁的市辖区,往来列车在主城区有一站停靠就开可以了。而且,经停兖州的车次多,西向的列车少停这几班,也无关紧要。这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依托京杭大运河带来的交通优势,济宁曾经有过辉煌的过去。有资料表明,在明代,济宁的经济繁荣程度曾位居山东第二,这是济宁历史上最为高光的时刻。兴也交通,衰也交通。济宁交通区位优势曾经十分明显,但随着高铁、飞机时代的来临,以及周边市抢占的交通话语权越来越大,以往的交通优势逐步瓦解。比如东边的日照,沿海有了南北纵向的沈海高速,以及青岛到盐城的沿海铁路;临沂有了京沪高速,京沪高铁二线也将经过;西边的菏泽,本来交通闭塞,但自从西部大开发修了京九铁路,再加上济广高速、德商高速开通,下步雄商高铁还要经过,人流、物流不再经过济宁周转。临沂、菏泽这两个城市已经成功逆袭,成为鲁东南、鲁西南两大交通枢纽,不但是高速公路枢纽,也是高铁枢纽,在交通方面的重要性已远超济宁。2015年8月,临沂被中国铁路总公司列为全国50个铁路枢纽城市之一,成为山东省唯一被确定为铁路枢纽的地级市。2018年,《山东省综合交通网中长期发展规划(2018-2035年)》提出将菏泽作为区域性枢纽,并分析了其地理优势(如鲁苏豫皖四省交界节点位置)。2021年发布的《山东省“十四五”综合交通运输发展规划》中,临沂、菏泽均被列为4个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之一。2022年,在交通运输部等五部门联合发布的《现代综合交通枢纽体系“十四五”发展规划》中,临沂被列入80个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名单。可悲的是,上述这些既需要一定基础,更需要加倍努力争取才能拿到的省级、国家级支持及定位,都与济宁无缘。都与济宁无缘。反观济宁,由于自己的不作为、工作不到位,再加上内部曲阜、兖州等县市区的分流,造成哪个枢纽也不大,一盘散沙。一副好牌,打得稀烂。在国家大交通格局已定的情况下,济宁再想重试旧日荣光已几无可能。下步,济枣高铁将建成运行,设在济宁境内的车站将位于曲阜东以东的位置,离济宁主城区更远。规划中的雄商高铁,在济宁境内的唯一车站是梁山站,位于济宁主城区西北90公里,比到曲阜东的距离更远。不出意外的话,济宁在全省、全国的交通布局中将进一步被边缘化。在与外市的竞争中节节败退,内部布局混乱,缺乏统一规划与整合,这就是济宁交通面临的严峻形势。
目前,在交通资源已被瓜分、格局已定、难以翻盘的大形势下,只能盼望,能不能让人家分一杯羹,像溺水者寻找救命稻草一样,紧紧抓住一些为数不多的机遇。比如,争取济南-济宁-徐州高铁,济南-济宁-商丘高铁,或者争取梁山-济宁-徐州高铁,梁山-济宁-宿州高铁,打开济宁主城区北上南下之路。西北连接梁山,等于沟通雄安、北京之路;西南连接商丘,等于打通陇海线、郑徐高铁;东北直连济南、东南直连徐州,意义则更为重大。何为枢纽?一站乘车,东西南北四方皆可达,而且可以直接到大城市、重要城市,才称得上枢纽。目前,无论是济宁站,济宁北站,还是济宁东站,或者曲阜南站,都不是枢纽。如果不尽快修建以上铁路,济宁的交通区位,就真的连山东很多县城都不如了。再不努力一点,济宁真的要在通往县城的大道上一路狂奔了。
最后,回到本文主题,发出一条弱弱的世纪之问:过兖州不换火车头,难道还需要济宁人再等100年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