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17

一期一会——舟山五日1

庚子,疫情影响,半年多蜷缩在嘉兴,不敢妄动。暑期学校组织的疗休养,也不能出省。几条线路选了半天,本来想去青田,那是著名的侨乡,还有吸引我的古堰画乡,无奈最终却不能成行。那就舟山吧,再去看看海,兑现心中默默的与大海的一期一会。于我,只是因为大海的呼唤,才会命中注定一般,一步步从遥远的黄土高原来到这个临海的城市。每次站在海边,看海浪汹涌,听波涛轰鸣,就会心旷神怡。

2007年8月那次独自的舟山之旅,是我与这些漂浮在东海之上美丽群岛的初次相会,尽管已经过去13年了,依然会时时在脑海中回放。之后,各种原因,各种机会,又去过舟山几次,也许是工作,也许是心情的浮躁,每次都与众人一起匆匆来去,终究再也未能有初次那样的触动和感情。藉此疗休养,慢生活,缓一缓,静静期待与初心的相遇。

一早出发,中午12点,大巴车直接到了朱家尖。

依然是一条蜿蜒的盘山公路,依然是蓝天下金黄的沙滩和碧蓝的大海,依然是山坡上一座座面向大海的白色房子,但变化也不小,沙雕广场周围明显更加热闹了,尽管有疫情影响,仍然是人头攒动,小街上店铺林立,甚至有了一些大型的酒店和超市,与之相应,还建起了一个大型的停车场。与团队一起,入住“黄金海岸”酒店,房间朝着大海一面有很大的露台,迫不及待站上露台,目之所及,只有高高低低的建筑,各个方向、各种努力,却始终不能一眼就看见蔚蓝的大海。

甚是想念,13年前的那个渔家,推窗即是海风吹海浪啸。

于是出门,沿着小街,想要找到曾经枕海而眠的那个小院,想要再次拜访温暖的渔家夫妇,想要寻找那份已经很久没有的感动。小街上,原本只有不到十间大排档,而现在,两边各种店铺琳琅满目,大排档烟熏火燎,店家们热情招揽顾客,闹哄哄,吵嚷嚷,不觉脑子里嗡嗡作响起来。一直走过小街,到了盘山公路,也未能看到那个记忆中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小院。心有不甘,站在街口,一遍遍回望、搜寻,却始终也认不出任何踪迹了。

也许,它还在那里,只是,那对憨厚的渔家夫妇,已经赚了钱,改善了生活条件,也像周遭许多原本就在或是后来加入的人家一样,改造了房舍,于是,朴实的渔家小院变成了更加高大上的民宿,失去了它本来的样貌,我只能眼睁睁地从它面前走过,却再也认不出它了。

沿着盘山公路一直前行,还好,路还在,一面是隔着防护林的大海和沙滩,一面是苍翠的青山。曾经在火辣辣的烈日下穿着高跟鞋禹禹独行的那个我,重新鲜活起来,心中稍感慰藉。十多分钟后,耳边阵阵波涛轰响,果然,记忆中那片熟悉的沙滩,守诺出现在眼前。犹记得,当时按捺不住,战胜恐惧满身汗湿冲下高坡,站在这片金黄绵密的沙滩上看见大海迎面而来的那种感动。曾经,一个人在这里消磨了整整一个下午,任层层波浪来来去去,往复冲刷我的腿脚,抚慰我的内心。而现在,坡下就是那片一直萦绕在记忆里的大海和沙滩。

公路两边停着几辆私家车,不少人都站在路边看着那片曾经只属于我的沙滩。一位中年男子站在一个路口,切切地问:要不要下去?下面沙滩很美的,还有烧烤,只要30块钱。我仔细看去,从盘山路下行蜿蜒到海边沙滩上,有一条可容小汽车通过的石子路,可能是他们修建的吧,游人再也不用跌跌撞撞从小路冲下去了,而我,也穿着平底鞋,却再也没有了要走下去的冲动。

十几年间,嘉兴与舟山之间,已经有两座跨海大桥连接,除了著名的杭州湾跨海大桥,还有嘉绍大桥,可以不用轮渡,只要3个多小时,就能很方便地到达。朱家尖大青山,从盘山公路到坡下的沙滩,也有了很便捷的石子路。但为何,我却没有了当时的冲动和感动,最终只是站在上面,在公路边,远远地看着那片海,看了很久?

山,还是那山;海,还是那海;路,还是那路;树,还是那树;沙滩,还是那沙滩,而人,仿佛已再也不是那人。于是,山、海、路、树、沙滩,也都模糊遥远起来,近在眼前,却触不可及。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