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大部分人身上,有一种近乎无解的生活模式,都是“口头派”。
1. 每天总是想要养成早睡早起习惯,却总是刷手机到凌晨两点;
2. 想要变瘦变美,却坚持不了几分钟,还要发一个朋友圈让朋友看看自己多努力的锻炼;
3. 看到一篇干货文章,第一反应永远都是加入收藏夹;
4. 买了一堆的书,却从没见翻过……
行动一小步,思想一大步,装得了万千大道理,改不了一身臭毛病。
说起来个个能力超群,巧言善辩,想用行动让自己变得更好,但最后都是来日方长。
世界上最好骗的是别人,结果往往骗不到自己。
我的二十岁,就处于这样一个状态,对工作的新鲜感褪去之后,发现自己并不喜欢现在的工作。除了和她、朋友友吐槽过两次,也没和其它人多说,因为这个是自己选择的,就没什么好后悔的,于是就老实的干了一年多。但是我觉得这样,这并不是一个长期的办法,于是我就尝试着学习其它副业,淘宝卖货、闲鱼带货就这样折腾了大半个月,但效果甚微,反倒开始怀疑自己
做不好怎么办、没人买怎么办?不如别在这事上折腾了吧?
工作也忙,回家休息的时间也很短,于是我就陷入了口头派“等我...就...”的思维当中:
等我下了班,就...
等我把本金存够,就...
等我不那么忙了,就...
我总等着一个节点,以为做到就能一劳永逸。
也总是害怕,做错一件事会如何如何,总想着把一件事,做到万无一失,但事实上,这种理想的情况根本就不可能出现。解决了这个烦恼,就会有下个烦恼;完成了一个目标,还会有下个目标。
于是,我从基础开始尝试,没事就向大佬们学习带货的操作方式和基本要求,完了之后,自己在备忘录里写下一些重点事项。最后的一个月我成功赚到自己除工资之外的一千块钱,虽然不是多,但让我发现做成一件事,从来就没有固定的公式;只有付出行动,才能把没把握的事情变成现实。
而这一切,如果仅靠闭门造车,是根本没有得到的。
想,全是问题;做,才是答案。
我尝到了行动的甜头,虽然它没有带来多少收入,但培养了我坚持的习惯,也结交了很多卖货、带货大佬。
我们之所以迷茫,可能只是因为说得太多却做得太少。
与其感慨行路难,不如立即行动。也许不是每次开始都能收获鲜花和掌声,不是每次出发都能拥抱诗和远方,但我们仍需怀揣勇敢,踏上征途,奋勇向前。
进一步自有进一步的欢喜,人生那么宝贵,既然渴望改变,就别畏首畏尾。不如就从现在开始出发,去做想做的事,去把困难当成必经的磨练,努力活出自己喜欢的样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