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委常委会会议擘画的“统筹推进深层次改革和高水平开放,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宏伟蓝图,如强劲东风激荡八闽大地。乡镇作为国家治理体系的“末梢神经”与政策落地的“最后一公里”,更需以“奋勇争先”之姿,将这战略部署化为生动实践,在时代浪潮中刻下坚实印记。
深化改革,破藩篱优环境,激活乡镇内生动力源。 深层次改革是破除发展梗阻、激发乡镇活力的关键引擎。乡镇直面群众与企业,改革刀刃首先要精准砍向阻碍发展的体制机制藩篱。需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推动便民服务中心效能再升级,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成为常态。在土地、人才、资金等要素配置上勇于创新,探索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宅基地“三权分置”等改革路径,破解乡村振兴的要素瓶颈。以优化营商环境为重要抓手,构建“亲”“清”政商关系,当好服务企业的“店小二”,为小微企业纾困解难,让乡镇成为创新创业的沃土。唯有如此,才能让乡村沉睡的资源“活”起来、分散的资金“聚”起来、增收的渠道“多”起来,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能。
扩大开放,借东风促融合,拓展乡镇发展新空间。 高水平开放是乡镇融入新发展格局、提升竞争力的必由之路。福建坐拥“海丝”核心区与对台前沿的独特优势,乡镇开放文章大有可为。一方面,要立足自身资源禀赋,主动对接“一带一路”倡议,积极融入中国—中亚命运共同体建设的大局,借力国际友城、中欧(中亚)班列等通道,探索特色农产品出口、跨境电商、文旅合作等开放模式。另一方面,要勇担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的重任,发挥“台胞台企登陆第一家园”的桥头堡作用。在乡镇层面,务实推进闽台农业合作园区建设,优化对台服务,吸引台资参与乡村文旅、精致农业等项目;持续深化基层民间交流,用心用情服务好在乡台胞台企,畅通台湾青年参与乡村振兴的渠道。通过高水平开放,乡镇方能链接更广阔市场、汇聚更优质资源、拓展发展新维度。
严治党,强根基转作风,筑牢乡镇发展压舱石。 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是乡镇各项事业行稳致远的根本政治保证。乡镇干部是党的政策在基层的直接执行者,其党性修养、能力作风直接关系党的形象和事业成败。必须旗帜鲜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教育引导乡村党员干部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确保中央决策部署在基层不折不扣落地生根。要持之以恒正风肃纪反腐,紧盯乡村振兴项目、集体“三资”管理、惠民政策落实等关键领域,强化监督执纪问责,坚决整治群众身边的腐败和作风问题。要大兴务实之风,深入践行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多到田间地头、农家院落听民声、解民忧、办实事。唯有锻造一支忠诚干净担当、能力作风过硬的乡村党员干部队伍,才能为改革发展开放各项任务在乡镇的扎实推进提供最坚实的组织保障。
时代春潮涌,扬帆正当时。统筹深层次改革、高水平开放与全面从严治党,是乡镇在新征程上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坚实路径。全省乡镇当以此次会议精神为指引,把准航向、勇毅笃行,在改革中破除桎梏,在开放中拥抱世界,在治党中凝聚伟力,以“钉钉子”精神将每一项部署落细落实,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福建篇章的生动乡镇注脚,为宏伟蓝图在八闽大地结出累累硕果贡献不可替代的基层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