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维《山居秋暝》(立秋)

秋天的第一个节气是立秋。

周代,周天子要亲自率领公卿到西郊迎秋,而到了宋朝,皇宫里则会把事先准备好的盆栽梧桐树移到殿内,等到立秋的时辰一到,太史便要大声启奏“秋来了”,而梧桐树的叶子也会应声而落,暗合“一叶落知天下秋”之意。

  悲秋固然是古人的常态,但是,立秋之日凉风至,暑热的天气已经持续了那么久,这一缕新凉,也会给人带来久违的清爽感,让人心都透亮起来,暗暗生出几许宁静,几许欢愉。

山居秋暝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 暝(míng):日落,天色将晚。

淮南小山《招隐士》中的“王孙兮归来,山中兮不可久留”

>> “已凉天气未寒时”。“

>> 所谓“空山”,不在阒无人踪,而在于远离尘嚣。这样的山,原本就是王维的心头至爱。除了“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他还写过“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那是隐士之山;写过“峡里谁知有人事,世中遥望空云山”,那是神仙之山。这就是“空山”自带的禅意。

“空山”本来就是世外桃源了,再加上“新雨”涤荡,更加空明澄澈。那再加上“晚”和“秋”两个元素呢?

相对于白天的热闹,傍晚有幽静之美;相对于春夏的缤纷,秋天有简净之美。在一年的这个时节,在一天的这个时段,在一座远离尘世的空山中,在一场涤荡万物的新雨之后,诗人的内心和空气一样透明,和空山一样宁静。

>> 当白天过去,夜晚来临的时候,月亮会洒下清辉;当春夏过去,红消翠减的时候,松树还青翠如盖。“明月松间照”,这多像两个与世无争而自有品格的君子在交相辉映啊。

它又不仅仅是在写景色,因为中国自《离骚》开始,就有以香草美人比附仁人志士的传统,司马迁的《史记》评价屈原:“其志洁,故其称物芳”,这月下青松、石上清泉,不也正是王维的精神追求和人格写照吗?

>>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招隐士》说:“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又说“王孙兮归来,山中兮不可久留”。王维是把这两句诗放在一起,然后反其道而行之。

杜甫说过:“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浊。”九重宫阙也罢,万丈红尘也罢,都有喧嚣污浊的一面,世俗所谓的功名利禄,是荣耀,又何尝不是束缚!深陷其中,谁能保证自己的清白呢?王维素有禅心,早已淡泊名利,既然如此,何不归隐山中,享受这难得的山居秋暝呢?这就是“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山居秋暝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
    siguoxiang阅读 5,314评论 0 2
  • 《山居秋暝》唐代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
    白马侃诗文阅读 5,054评论 6 24
  • 你知道孩子天生能識字嗎? 研究發現學字感的孩子,能輕鬆打開語文的大門。 孩子能達到識字讀寫和古今文本的閱讀理解,並...
    韧性十足的牛皮糖阅读 5,407评论 0 0
  • 全书的开始就给出了书名穷爸爸和富爸爸的经历。 两位都是意志坚强,富有魅力的人,但两位的经济情况、教育方法都天差地别...
    廾匸_6f68阅读 3,459评论 0 6
  • 大家好,我是一个可爱的暹罗女孩,我今年三岁了哦!我的铲屎官给我起了一个相当霸气的名字“悟空”,在我之前家里有个傻了...
    可乐xsn阅读 1,332评论 0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