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选择时候的很多纠结,其实是各种复杂情绪在影响你的判断。旁观者清,其实就是因为旁观者没有你那么多复杂情绪,往往能做出更理性的判断。希斯兄弟介绍了一个特别好的旁观技术,叫10/10/10法则。10分钟之后,你会对这个决定作何感想?10个月后你会作何感想?10年后你会作何感想?
选自罗辑思维推荐万维钢精英日课
总不能把重要的决定都交给别人来帮你做吧,没人愿意承担这种风险,况且大家都这么忙,哪有那么多时间来帮你提建议做决策。更多的时候还是要自己决定和承担后果,但自己总是犹豫不决,甚至在特别小的事上也是花费很多时间,自己明知道是在浪费时间,实在没有必要,但就是管不住自己这么做。大家都知道旁观者清,请旁观者是需要花费成本的,3个10实在是个很好的“变身旁观者”的工具,我们旁观将来的自己,会为自己当下即将做出的决定受到何种程度的影响,某种成都上讲,现在的我们对于将来的我们来说,就是一个旁观者。
拿最近装修选家具来说,自己着实在家具选择上尝到了选择困难的苦头,纠结了一个礼拜终于选定了两家中的一家,连订金都交了,不过当天晚上就又开始担心这家的家具要是没有达到预期怎么办,于是又想退掉订金选择另外一家,可是订金都交了,商家甚至都去量了房,再退订金真是不好意思啊,万一现在喜欢的这家售后服务不好怎么办,要不还是订现在这家吧……再度陷入选择困难的泥潭。当然正在写字的当下已经纠结完了,最终还是定了交定金的那家,因为他们家又给了一些折扣(不过我发誓这不是我的谈判手段,虽然这不失为一个谈判技巧)。如果换做现在,用上了3-10法则,情况会是怎样呢?
10分钟后,我会作何感想?我可能会后悔。
10个月后,我会作何感想?我可能会不以为然,毫不在乎。
10年后,我会作何感想?我可能根本记不起为什么要纠结。
那么,这时候,我会迅速做出判断,就是这家了,因为其实这不是多么大的事。
你看3-10法则对于不是那么重要的决策场景还是很有用处的,不过对于重要的场景,譬如选择职业、选择创业伙伴、选择结婚对象,这种重大的人生决策,其用处有待考证,不过我肯定会记住这个决策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