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工作异常忙碌,虽有些许成果,心中却倍感憋屈。我在这一行已耕耘四五年,辅导孩子学习,激发学习兴趣,教会时间管理,我还是很擅长的,但我个人觉得这几年虽然晋升了小管理,但成就感却寥寥无几。
第一年时还有些成就,学习书法、开展幼小衔接工作、担任家庭教育讲师,所学也能得以应用。然而,近两年公司未给予太多奖励,我也缺乏施展拳脚的空间,以往学会的技能也未能充分展现。这份工作给予我的发展空间实在有限。想过自己创业开托班,但也苦于没资金,也没敢冒这个风险。
我之所以能坚持下来,主要是因为要照顾两个孩子,工作地点离家近,底薪有五六千,加班和兼职还能有六七千,方便照顾孩子。但在工作的价值感方面,确实不尽如人意。我曾提出辞职,但又不愿为了事业而放弃孩子,纠结一番后还是选择回来工作。
本学期初,我所带的五年级班级原本有八个学生,来了 6 个孩子,2个没来,公司配额10个。于是再招收五年级学生,我也愿意配合,但我不喜欢被人推着走。主管和另一同事要求我更换教室、方便进行招生,但高年级确实人多了压力自然会增加不少,另一同事也不愿混班带,就想带着自己的六个学生。就提出可以换教室的事,因为要多备一个年级的课,这确实很麻烦,我能理解,但我就是不喜欢被他们推着走的工作状态。主管想赚招生奖,老师想少做点事,可以拒收领导的安排,于是两人一合计,觉得给我换教室就两全其美,关键我还没理由拒绝。
幸运的是,我调整得比较快。
虽然这几个孩子不太好照顾,但我学会了利用 AI 和小红书网络快速备课,为备课找到了捷径。周末课程家长付费减少,有些家长想换机构,毕竟孩子已经学了几年,这也可以理解。表面上看,家长开心,孩子成绩提高、习惯变好,但孩子会长大,家长的观念也会改变,而自己的技能却没能跟上家长的眼界,想通了这些,我也就释然了,毕竟有些事情确实无法做到。
当我调整好心态,坦然接受搬到大教室时,感觉舒服多了。今天中午把外面的教室打扫干净,希望接下来能以好心情面对这些熊孩子,还得思考如何让孩子在 8 点前完成作业,以及可以做哪些调整和改进。
前段时间被骗了 5000 元,加班费也减少了。接下来我想做自媒体,需要好好思考如何梳理思路,进入能够持续输出的状态。有时没有想法,有时又不知道如何整理,有点毫无头绪。该怎么办呢?先写下来再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