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味道

昨天丫头说《琦君散文集》她看不懂,但是这本是老师要求买的必读书目,必须要看的,为什么看不懂呢?

我好奇就打开来看一下,作者开篇就是对童年的回忆,关于过年的家乡习俗,怎么好像似曾相识的感觉。

再看作者简介琦君原名潘希真,1917年7月24日生于浙江永嘉县瞿溪乡,虽然她的童年时间上离我很久远,但是地方离我家很近所以很多习俗是相似的。书里还提到了一些地方方言,看着“爽险爽”“压岁包儿”“百子炮”“弹红”……非常的亲切。

现在的小孩子大都不会说方言,所以丫头会说看不懂,我也能理解了,看来问题还是在我呀,现在回娘家次数越来越少都没机会让她了解家乡的习俗,而且很多习俗到现在都简化了没小时候的味道了!


看到作者是老乡自豪感油然而生,温州还是出了不少能人的。


我应该多跟丫头讲讲才是。

其中一篇写茶山杨梅的,看着字都能让人流口水的。这也让我想起小时候吃杨梅的经历,我大姑父家就是茶山人,所以每年到杨梅的季节他就会给每户亲戚家送一筐刚刚采摘的杨梅。这也印证了书中作者母亲的一句笑话:“这样吃杨梅,给你招个茶山女婿吧!”就不愁吃杨梅了。

我们那时候吃杨梅都是和作者书上写的一样吃杨梅从来不洗的,但我们还要撒上点盐在大碗里摔上几下,看着杨梅在碗里翻滚着,好像这样就能让杨梅变的更甜。我记忆当中都是连这核一起吞下去的。

直到后来到杭州上大学毕业之后,有次和同学们一起吃杨梅,我说不用洗撒点盐就可以吃了。

“怎么可以不洗就吃呢?”他们用惊奇的眼神看着我。

“洗了就没怎么好吃了”

我直接去厨房拿盐,等我放了之后才发现,我拿错了,把味精当成盐了,很无奈杨梅不得不洗净之后再吃了。

洗过的杨梅味道就变淡了,没有原先那样的酸甜。

这就是我记忆中家乡的味道吧。

直到今天看到这本书才有一种认同感。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