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作内容
二、成长收获
收获一:换位思考、自我反省
最近阅读《少有人走的路》中有一篇章写道这样的话:想让别人听你的话,就要采取对方能够理解的语言;想让别人满足你的要求,要求内容就不能超过对方承受的限度;想让对方有所进步,首先就要进行自我完善,这样才能找到沟通的最佳契机和方式。
简短的几句话其实暗含着很深的道理即换位思考和自我反省。这学期我负责有几个大事——学分统计、科研课题、读书感悟培训宣传都与之有一定关联。
换位思考是要站在对方的立场和水平上让他能明白通知的要求,为了让他们配合完成工作;自我反省是要进行自我完善,让自己找到沟通的最佳契机和方式,日臻完善。
收获二:五大思维
刚刚开学自己的心态、思维方式有很大的问题,导致自己退回到了低级思维的阶段,但是当我看到王珺主任的巨大工作量,突然觉得自己经历的仅仅是一部分,承受的压力也才是冰山一角。当我看到她没喝一口水,工作到很晚才回家时才想明白原来自己的心态如此幼稚、不成熟。当我看到她在读书分享会彩排教师们思路如此清晰,得到大家认可时,再次明白她的基本功时多么扎实。那天谈了很久,她和我说:“以前她的老领导说‘不要太着急’,多年以后她的理解是‘每一步走的不太扎实’”!
现在我懂了清晰的思维、扎实的业务能力,来源于日常工作的积累,在于对每一份工作的思考和总结,更在于我们思维的进阶,特总结工作过程中的五大思维法则。
1.高阶思维
繁忙的工作、巨大的工作压力会给我们带来什么?工作是负担还是历练,在于你的选择,其实更在于自己思维层面的更迭。对工作的理解,是一个人的思维从低级到高级的体现。
低级思维对工作的理解会将工作当成一种负担,仿佛所有的工作都是一种压力,一触即发;高级思维则对工作中复杂的人和事有另一种考量,正式由于我们的思维多元,决定我们的在工作中的体验会多样。关于这一点,本学期的感触颇深。
2.预设思维
工作莫过于与人交往,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应该多一些耐心、多一些理解、多一些包容。理解别人会与众不同,预设工作中会出现的各种问题:不按时上交、格式不正确、各种吐槽抱怨等等问题。
3.解决思维
有预设就会有方案,就会解决问题。这才是将工作变成一种锻炼自己的极好方式。为什么我们都说“工作是一场修行”,这句话的意思不在于工作本身,而在于我们在工作中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是吐槽问题的能力。
4.多元思维
多元思维的核心意义是什么?核心是看到事情和人情的多面与多元。所有的事情都不是一个层面、一个维度,当我们走近看清,就会有进一步的发现与理解,这也是我们成熟的一种表现。
不要轻言你是在为谁付出和牺牲,其实所有的付出和牺牲最终的受益人都是自己。人生是一场与任何人无关的独自的修行,这是一条悲欣交集的道路,路的尽头一定有礼物。
感谢相遇、感谢陪伴!
未来可期,我们下学期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