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从优术上升至明道层面的技巧并不多,而从普通的运动中得以窥伺天道则更为难得,小书不足七万字,用词易懂,从网球内心心态入手,道出了 抛弃评价-图像规划-顺其自然-专注 的内心艺术;
起初只是抱着缓解习惯性焦虑的目的看看,而深入后发觉作者所描述的方法论,阐述的是种通万事的心智模式,意欲促人自然、高效,同时以一种享受当下的心理状态完成竞技比赛、工作挑战,或者更确切的说——存在于世间的各种内心游戏;
在书本背后,其实延伸至了心理与生物的基础理论,以及一些超脱体育运动本身的艺术:
- 弗洛伊德的精神结构理论 - 自我,本我,超我;
- 全身心投入一种活动时,忘我愉悦的心流状态(Mindflow);
- 与自身潜意识最佳的交互语言(图像,而非文字),以及强化知识受体与知识间直接连接的艺术(优化学习效率);
- 森田正马对强迫症与神经症分析时提出的精神交互作用,二者是当代城市人群在高压工作环境下常见的心理病症;
- 体育运动中的肌肉记忆:如何达成无需思考,任由身体自发完成的快速反应状态;
- 通过链接神经元形成/记忆反射弧的机理,以及如何克服已深刻印迹的坏习惯;
- 心理对身体的影响以及二者的合作:过分努力和自我指导如何影响身体发挥,以及如何分工更益于减少内耗并专注于技能提升;
- 角色扮演的艺术:Fake till you are.
- 竞技心态:关心胜利和关心为了胜利怎样去付出努力,差别微妙,但结果不尽相同;
好书值得推荐,也为了再好好消化该书的精髓,我拆解出部分内容,用自己的理解阐述并加以补充,同时包含道理与切实解决问题的方法论。
我希望做的最后一件事是鼓起勇气,敢于做一个与现在的自我不一样的“我”。当说这话的时候,我坚信其中暗藏的道理,因为我曾经花费了若干年不愉快的时光来想要让自己比以前过得更好,想把自己塑造成为一个理想当中的“应该”成为的那个自我。就在我热衷于这样一种“应该”的状态时,我突然发现,在这过程中,很容易迷失掉自我――忘记自己过去真正是谁,到底现在还作为什么而存在。很多人在脑子里浮现出来的都是些自己在期望与理想状态下的样子,就好像一个网球运动员在想象他在发出的想象中的球一样。当我们自身发出的行为与意识中构建的景象不一致时,我们会产生灰心的念头,与此同时,对自身行为的艰难校正便开始了。
进行以上步骤并不愚蠢,因为我走过了这些步骤,但是,我们真正需要的并不是如何去加大提升我们自己的努力,而是如何更好地认识到我们自身已具备的美。在我们开始认识并欣赏本质上的自我时,我们便可以通过让它简单而自然地释放出来证明酝酿在自身已久的美以及真正的能力。这样的途径也许听起来会太过简单化而无法得以实现。同时我并不希望给人以通过死守书本上的理念发掘一个人的本质上的自我。但是,我每天都可以看到一些网球选手处心积虑,不断“校正”他们在比赛中的失误。他们学习的速率远不如那些充满自信,并让它们自然地得以释放的网球运动员。
我1与我2
在每个球员心里,有两个”我”,一个”我”,看起来是发出指令的,另一个”我”是执行指令的。然后给出指令的”我”回过头来还要给这次执行作出评价。为了避免混淆,我们叫给出指令的为我1,执行指令的为我2。
现在我们要着手内心游戏的第一个重要假设:即在每个球员的内心,我1和我2的关系的和谐程度是决定一个球员是否有能力将他关于技术的知识迁移或转换成有效的行动的关键因素。换一种说法,提高网球或任何其它事的关键是:改进显意识的言语思维为主要特征的我1和无意识的本能的具有自动执行功能的我2之间的关系。
简单说,“我1”即为预期成为的自己,球员以之为目标,并以“我1”的标准来指导和完善自己,而“我2”则为现阶段的自己。许多不良情绪的产生,都可以从我1与我2不能很好贴好的原因来阐述,比方:
- 紧张:我1对我2不能给予充分信任,给出的过多指导导致我2行动僵硬;
- 焦虑:我1对我2有着过高的预期,但存在不可控因素导致我2难以向我1发展;
- 沮丧:我2的执行结果远离我1,但缺乏有效的改善的方法;
有意思的是,在弗洛伊德的精神结构理论中,也有相似的描述——本我,自我和超我;
本我是受基因驱动,存在于潜意识下的基本生存欲望,经过包装成为了我1的各种表现形式,剥开其本质,无外乎趋利避害,生存繁衍(吃吃吃,啪啪啪)。超我则是外在道德规范和客观标准对自身的约束,体现了一个人为了合乎客观标准想要塑造成为的自我,即为我1。而夹杂在本我和超我中间的自我,则负责协调这部分冲突,也就是实际表现出的我2。
举例说明:当我们走过冰淇淋店,本我代表基本对食物的欲望,而理想中期待的苗条而健美的自己则成为了超我(受客观标准影响,再退一步说是本我的表现形式也可..),而自我作为协调者,最终让我们“只吃了一丢丢”。而在网球游戏中,我们想要有更好食物或伴侣、避免受到身体疾病所导致的痛苦的潜意识,包装成为了要成为一代网球大师获得名利、通过优美动作吸引异性、保持健康无病痛等的我1,并进而指导目前仍是个菜鸟的我2。
紧张与强迫:由何而生,如何影响结果
一旦开始比赛,请注意自我1的表现,遇到关键分他开始怀疑自我2能否很好表现。越是重要的关键分,自我1控制击球的欲望就超强烈,这就是在比赛进入到紧张局势所发生的情况。结局几乎无一例外以受挫告终。
我们来仔细分析这样的紧张时刻,因为每项运动每个运动员都会经历这样的时刻。解剖学告诉我们肌肉有两种存在方式,或放松或收缩。它不能只是部分收缩,正如电灯开关不能开一半关一半。放松握拍还是紧握球拍的区别就在于参与收缩的肌肉数量的多少。为了发出炮弹发球需要多少肌肉和哪些肌肉参与?这个没人知道,但是假如思想要达到这个目的而有意识地努力控制这些肌肉,那么必然会动用多余的肌肉。使用额外不必需的肌肉,不但会造成能量的浪费,而且使得某些紧张肌肉干扰到其他必需肌肉的伸缩活动。一想到他要动用很多肌肉来达到他大力击球的目的,自我1就会发动肩膀、前臂、手腕甚至是面部的肌肉,这样无形中妨碍了挥拍速度的提高。
可以说,我1对我2的过多介入,导致了身体调用了过多的肌肉,而在日常活动中,类似的紧张大多也源自于对自身能力的怀疑,从而刻意调用了过多的精神和能量介入处理的过程,从而进一步加速身体或精神的耗尽,导致紧张带来的典型反应——身心疲惫,需要被投入事物本身的能量提前被榨干。
类似的理论,则更是在森田正马对焦虑、强迫症的分析中,提出的精神交互作用得到强调:
在神经质的所谓精神交互作用,是指因某种感觉偶尔因其对它的注意集中和指向,那么,这种感觉就会变得敏锐起来,而这一敏锐的感觉又会越来越吸引注意进一步固定于它。
越是投入越多注意,越会调用更多的身体资源,从而越是导致某个活动或行为无法流畅自然的进行,而进一步导致失败并如此往复。不过是一个发球失败,可能会进一步选择性调用今天发球失败的记忆,从而推导出“今天一天都没发好”,“发球是我弱项”,“我不是个好的网球运动员”甚至“我干什么都不行”。在同一时间发生的强迫行为,则更可能导致这一境遇的闭环式恶化:
从前有个小明,每次锁门后总怀疑自己忘了锁,非得打开了再锁才心安。后来朋友支了一招,说你锁上了就打一拳,自己就记住了。后来小明学会了降龙十八掌。
焦虑与竞技心态
关心胜利和关心为了胜利怎样去付出努力,这二者的差别看起来似乎很微妙,但结果却截然不同。当我只关心胜利的时候,我会去担心一些我不能完全控制的东西。制约我能否取得外部比赛胜利的因素在于我和对手的技术和努力程度。当一个人完全被他所不能控制的结果所拴住的话,他常常会变得焦虑,并且过于努力。但是人们可以控制自己为了胜利去付出怎样的努力。任何时间都可以做到。因为一件可控的事件而担心是不可能的,所以你就会专心的用你最大努力去争每一分,你也就解决了紧张的问题。因此,起初可能因紧张而消耗的能量,又重新被用来去赢得每一分。就这样,你赢得外部比赛胜利的机会也被最大化了。因此,对于内心游戏的玩家来说,你必须时时刻刻都去努力比赛,并且去努力做好可能会关乎输赢的每一个动作,这种比赛没有结束。内心游戏把比赛者从输赢中解脱了出来,他们只在乎积累自己的知识,只在乎不断的提高自己的能力。
相信这一段本身已将本质说的很清楚,因此不再画蛇添足,进入对方法论的阐述。
方法1:找到与知识/技能 与直接受体(大脑/身体)的最佳交流方式
使用最恰当的语言是进行好的交流的基础。如果A希望确保他的信息传达给B,他会怎么做?如果他可以,就应使用B的母语来交流。那什么才是自我2的母语呢?当然绝对不会是语言!因为直到出生后几年,自我2才学会了语言。是的,自我2的母语是形象化描述,即对形象的感知觉。
作者在这之后提出了三种方法,分别为:
- 寻找结果:将注意力从击球方法转移至击球结果(为达到某个结果制定计划,是与我2最高效的沟通方式,心中保持把球打到特定位置的影像,并信任我2,即身体自发的完成它)
- 改进动作:给到我2一个清晰的形象去模仿,并闭上眼幻想整个击球过程和球的弧线,当客观执行的行为没有与该形象符合时,再次为脑海输入形象并交由身体自发挥拍,不要有一丁点来自我1的指导。不要努力去让结果成功,因为这样一来我1便会介入干涉。就像观察别人击球一样,仅仅是继续观察挥拍动作中每次改进的部分。
- 角色扮演:将自我设定为多种不同风格的球员,通过忘掉自己,融入预设的不同角色,打消固有模式的界限,最大限度开拓自己人格中被压抑的部分。(作者将网球运动员分为五种:偏于防守等待对方犯错的保守型,每次击球都尝试致胜的进攻型,关注动作完美而非出球落点的“形式主义”型,采用阴招的干扰型,以及最后一种超脱的禅宗型——平静的尽力,对细节与动作毫不在意,保持警惕,但对赛点也未现丝毫紧张)
对于网球,本人因未曾专门学习,尚无资本摆谱,不过本人还是拿曾经的CCTV英语演讲省赛一等奖..来摆一遭自己学习英语时类似的顿悟时刻;
在练习"听说"这一过程中,语言学习者会遇到个非常典型的瓶颈。由于在读写中已通过“先翻成中文再翻英文”的思考模式受益,在听说过程中一般也会套用类似模式。但平日真正与外国人交流时,语速往往快过了我们大脑翻译的速度(一般认为3个实意词/秒是一般学习者的转译极限速度),而不突破这一障碍,直接使用英语思维,经过中间汉语的中转,是几乎不可能达到自如交流的水平的,再加上英语中许多诸如倒装、强调句式语法与汉语的差别,通过汉语转译的模式进行日常交流,几乎不可能达到自如流利的水平。而如果在脑海中思考时便使用英语,那在交流过程中,能够直接把收纳和输出的信息固定在英语思维的大框架下,提取便高效很多。
这便是强化知识与大脑之间直接联系的益处所在,而体育运动之于身体,则是同样的道理。许多需要身体感受的内容,在经过语言文字转化一道后,会有部分信息流失。这涉及了教练提取,教练表述,学员摄取,学员转化和学员输出好几个阶段,其间的有效信息的流失不言而喻。
同样在篮球、羽毛球等竞技类运动中,我也曾习得过肌肉记忆的概念,即无需思考,任由肌肉本身自发完成的条件反射。在这些节奏较快的比赛中,如果交由大脑去过多思考,让我1进行过多的指引,其结果往往导致远动员跟不上趟。而最好的方式,则是将训练的过程慢慢刻入潜意识,通过最高效的条件反射并缩短反射弧中间所涉及的环节,来实现最快最优的反应。
方法2:集中注意力
网球内心游戏的三个基本技巧包括:抛弃评价,用图像规划的艺术和顺其自然的击球。再讨论第四个,同时也是最重要的技巧——集中注意力,我将花一章的功夫来讨论技术。一旦你学会了让第二自我学习,就不需要太多的击球和步伐方面的指导了。
尽可能聚焦到少的可控因素上:排除多余的击球因素(只关注那些在正确做完后,会促使其他因素自动正确完成的核心点,尽可能的减少分心),简化外在问题(找到最根本的原则,即每个球必须过网且入界)
最大努力并不意味着自我1的最大发挥。它意味着精力集中,决心并且相信你的身体能够做到。它代表最大限度的生理和心理上的努力。当一个人尽最大努力去做的时候,往往会更容易进入完美的超意识状态。
这类作者所叙述的超意识状态,在本人理解中即为“心流”,是一种非常理想化的活动状态:进入心流状态的创作者全身心投入某项活动,自己的能力输出与客观挑战处于一种平衡的模式(不至于过难让人无法完成使其沮丧,不至于过于简单使人厌烦,略显挑战让创作者需加倍努力方可完成,同时能获得即时的反馈),这种心理状态往往伴随着高度的兴奋感与充实感,最早起源于禅宗,近些年被广泛运用于游戏设计和企业员工效能管理中。
关于注意力,我还想补充的一点是,90%的专注和100%的专注带来的产出能效往往不只是10%的差别,因为90%专注中剩下的10%的不专注,经常会为产出带来负面消极的影响。相比100%专注时100%的产出,90%的专注可能产出只有80%甚至更低。
方法3:我1与我2的合理分工
之前我们已经论述过需要自我1安静下来,减慢他对动作的评判,控制他的行为。听起来好像我们要完全根除自我1。但是在学习网球和进行比赛时自我意识确实起到有效的作用。只要他能发挥起适当的作用,抛弃不正确的,那么就能明显加快学习过程,有助于自我2超水平发挥。
在没有自我1帮助下学习网球就像在一个从未听说过网球运动的岛上学网球。如果把网球规则引入到这样的岛上,并且建造球场、提供器材装备,最终岛民们的击球动作会非常接近现在我们普遍形容为"适当的"动作。他们学习击球进度的快慢取决于自我2拥有可依赖资源的丰富程度,也就是说限制自我1干扰自然的学习过程的程度。但是比起有丰富的实际可以模仿对象的学习环境来说,这样的学习(意指岛上的学习)会花费更长的时间。在已开展网球运动的社会里,自我1能承担起重要的角色,他可以让自我2经常接触到高水平的网球选手。就这样,自我1把有价值的信息存入自我2的储存库中,如果仅靠自我2的力量就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得到提高。
简而言之,我1更多的关注于外界信息的摄取、筛选和传达,而我2则更多关注提升网球技巧本身(比如先前所说的脑补击球的形象)
方法4:习惯的凹槽理论:养成与消除(记忆形成的神经学机理)
它的原理是,比方神经系统象记录盘。每次在行动进行时候,在脑子的微观细胞留下轻微的印象,就像一叶微风,正吹在沙滩上的一个细小沙子将离开时微弱的痕迹。当同一次行动被重复时,凹痕变深一点。之后,很多相似的行动使得行为针似乎自动地掉进的一条更清晰可辨的凹线。那么,这行为就可以被称为槽线或已在潜意识里定型。
因为这些模式为实现一个功能,行为加强或被奖励并且倾向于继续。在神经系统的槽线越深,这习惯似乎便越难打破。我们都有这样的经验:我们不再用某种方式打球。例如,一旦您了解密切注视球的明显优点,要做到这样将是一个简单的事情。但是我们的目光又会再次游离。实际上,通常,我们越是设法去打破一个习惯,它就变得越难打破。
关于习惯和记忆的形成,是一个比较典型的将点串接为线的过程,一些相互独立的神经元由于偶然的因素被按序激活,而来自客观世界的反馈,则会进一步根据正负效应来加强或者削弱这一按序激活的过程(削弱过程本质也是加强,即加强“不要这样做”的意识),在反复激活后,链路便形成并继续加粗,人在接收到客观世界相似的刺激之后,便会自动倾向于选择这条现成的链路来进行活动;
在解剖结构的概念上说,即神经元之间通过突触和释放的递质进行单向的信号传导并实现连接,反复的正面刺激则会加强这一结构的连接。在人体接收到了相似于起始神经所代表的刺激之后,神经便会自动倾向于沿着这条已有的链条推进。
打个比方会更好理解,再次请出小明和冰淇淋。小明的视觉神经元首先接收到了关于冰淇淋的信号(比方条幅),而这一刺激传递给了下一个负责驱动小明运动的神经元,小明走到冰淇淋摊前买了一坨吃了一口,好味道作为积极的反馈给到大脑一个正向的刺激,整个看到-走向-掏钱买-开口吃的链路便形成了,小明反复“看买吃爽”,这条链路的连接会越来越粗,以至最后小明形成了自动的条件反射,只要首个视觉神经元接收到了信号就自动开始了后面的动作,直到忧伤的小明带着一个回不去的曾经,开始思考减肥,想要打破这种不健康的习惯。
当然,实际上参与这样一个简单的活动,也是要调动和这个例子不同一数量级的神经元的,光视觉处理和传达转化就需要大量的基础神经元参与并形成链路。这也是为什么婴儿不是生下来就知道冰淇淋好吃,怎么买之类,他们需要先连接出许多诸如对语言、动作、分析等方面大大小小长长短短的神经链路,才能通过互相交织形成更高级复杂的神经链路。
最好理解的可能还是大多数人经历过的背单词,我们通过图像、声音等多种信号的输入,为的也正是尽可能多而正确的摄取信息并增加大脑中相关神经元的彼此交织,使得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接收到了任何细微的信号,都能对应想起这个单词。背单词时,还有一个概念叫记忆曲线,说到如果长时间不用,一个单词可能就忘了,这说的也是神经元彼此之间能够形成的连接是有一定限度的,当这根连接不再强化,其资源就会慢慢用作与其他神经元之间的连接与强化。
如果您观看一个球员设法改正他的挥卷球拍习惯,通常会看见他咬紧牙关,施加所有他的意志离开他的旧槽线(或叫旧的动力定型)。观看他的球拍。在它击中球后它将开始翻转的,沿原有模式;然后他的肌肉将拉紧并且强迫球拍返回到平直的位置。在所产生的动摇,正是旧习惯的停止和新意志力的接管。通常是在大量的斗争和挫折、经过一段时间的过程后,才赢得了战斗。
这个痛苦的过程是与一条深刻的精神槽线战斗,杀出你的出路。它是象为你自己在开掘沟槽。 但是有一个自然和更加纯稚的方法。孩子不在他的旧槽线上开掘新路线;他干脆开始新的! 槽线也许在那里,但是您不在槽线里,除非您自己跳进去那里。 如果你认为你是被一个坏习惯控制的,那么你会觉得必须设法去打破它。孩子则不用必须去打破习性爬行,因为他不认为他有习性。他干脆离开它,因为他发现步行是比爬行更简便的方法。
习惯是关于过去的状态,并且已经过去。既然我现在不在经历中,我甚至不能确认它的存在,除非它成为现在的回忆或者概念。也许在神经系统中有一深刻的槽线,如果你选择进入那个沟槽线,你的正手就会开始挥卷之行;在另一方面,你的肌肉足可胜任平直的挥动球拍。没有必要拉伸胳膊上的所有肌肉以保持球拍平直;实际上,它只要求少量肌肉它比挥卷的时候平一些。与幻想的旧习惯作战,才会造成认真的网球选手不必要的劳损和拉伤。
简而言之,没有必要与旧习惯战斗。径直开始新的。它只是阻止将你引入那个槽线的旧习惯而已。如果能象儿童似地超然地处理想象中困难,开始一个新的模式很容易。你能由自身的经验来为自己证明这点。
改变习惯往往是痛苦的,我们每次在有意改掉习惯的时候,习惯总是反过来骑扣我们,也正因为如此才会有Deadline是第一生产力、考试前夜效率爆棚等客观真理。但为何我们有意改正习惯时会很难?正如上面习惯与记忆的养成机理所述,一旦有这个改变的意识,刺激了起始的神经元,人往往会自动沿着这条神经链路开始活动,根本停不下来。这时我们要破坏原有的不良习惯,最好的方法其实不是有意改之,而是将相同的资源(时间、精力等)用于尝试培养新的习惯,当新习惯养成,旧的习惯没有对应的资源无法展开并通过客观反馈来强化,便会自然而然随着时间一点点淡化。
例子不用举太详细,不都说失恋时候越沉迷越出不来,还不如早点出去耍新朋友。
结尾
在阅读这本书时,我同时也再看了遍跑步者的圣经《阿甘正传》。阿甘母亲,珍妮,丹中尉都是一个典型的我1,会告诉阿甘什么是对的,什么是要做的,而阿甘本身,虽然IQ只有75,但他为他所做的事情不会去过多寻找外在的意义,抱有期待但又未刻意追求,跑步3年2个月14天又16个小时,没有多么伟大的目标和意图来指导自己,更多的是一份简单的喜欢,然后沉下心一点一点踏实的做下去——For no particular reason.
我有时也会为自己感到悲哀,智商不比阿甘更差,但总患得患失将过多对结果的推导附于当下的各种活动,使得我1不停的指导我2来来去去疲于应付。可以说,同时看到这两部作品,恍然通了天道,明白自己心内原来存在着这样两个我。
而在写下这篇文章时,还是少不了对上首页、有人点赞这种结果的期待,导致未能完全写出自己最底层真实的本意。
因此,就不再做什么特殊的气势磅礴的结尾,反正想写的上面都写了。
写字、跑步、内心游戏,喜欢就好,无需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