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活学生,提高效率

      今天上习题课,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也为了避免老师干讲,学生只改错甚至不作为的无效做题,于是课上随机引进奖惩机制。


    在讲解习题的时候,由于讲解古文言文,对于字词,我利用小组接龙或者指名(当然指名是有针对性的)的形式来测试学生对字词的掌握情况。完成的同学顺利通过,不能完成的同学,课下要主动接受这次的抄写任务,抄写完毕由我来进行提问才算过关。对于主动举手回答并解决问题的同学可以拥有抵消一次被提问未过关的机会。当然,主动举手回答错误或不足的同学可以再回答一个问题或背一首诗而被赦免。由于班里的小懒虫们害怕要接受抄写任务,所以学生举手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就被充分调动起来了。虽然是古文言文字词复习,课却上的生动有趣。


    遇到课外的古文言文阅读,平时都是以我讲解,学生听课做笔记为主,今天同学们的课上的兴起,我就想尝试一下。对于这种只有个别字有注释的课外文言文,同学们的生读和直译训练还是较少的。课上所讲的文言文总共有十句,因此我们选五对同桌来完成翻译。要求同桌互相合作,回答上下两句的内容。一方遇到困难,另外一方可伸出援手,当然前提是先得把自己的那一句翻译出来。由于大家都想争当优秀同桌,所以主动举手的人居然很多,这与平时讲课外文言文时候的冷场,简直就是天差地别,可见今天的方法是用对了!因为大家在口译的时候会出现一些大白话或搞笑的口语,课堂气氛很是活跃。当我纠正他们翻译不当或者有错误地方的时候,大家都恍然大悟。原来学生所讲与老师所讲的差距有这么大,反而加深了印象,深刻了理解。

    在这个基础较差的班级,用这种方法让我觉得本节课上的很成功,虽然是一节练习课,但是效率很高。于是乎我想把这种方法推及到另外一个基础好的班级,可是没想到效果并没有在上个班的效果那杨好。大概因为基础比较好的同学,提问基本上都能回答上来,所以这种激励作用就不是很大。但是课外文言文讲解的时候,同学们的情绪都被调动了起来,也还不错。


  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因材施教,因地制宜,因生选择,程度差的同学夯实字词巩固基础,程度好的学生拔高训练开点小灶,根据课堂的实际情况去生成或调整解决办法,激活学生的竞争求知意识,才能提高学习效率。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