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夜,我想给你写一封信

“你现在能看到窗外的月亮吗?”

--“月亮??大概能吧......咋了?”

“如果你现在抬头看着它,我也抬头看着它,就好像我们透过月亮看着彼此。” ​

西藏,从你那回来也快一百多天了。

图片发自简书App

说好要过好自己的生活,等待着与你的下次相遇。可是最近我的难过、迷茫、焦躁又都来了。

诗人说:我尽量不在悲伤时候想起你,以免显得我的想念那么没诚意。可是对你的思念,是让我每时每刻走下去的动力。

你说?人真的需要另一个人才能走下去吗?

为什么越长大,反倒越封闭呢?

明明和孤独相处的甚欢,为什么又会害怕孤独?

图片发自简书App

西藏,我最近又拾起了三毛那本《雨季不再来》。原来看书真的能让人心静。原来三毛跟我一样深爱着《红楼梦》了,昨晚看到她为了看红楼梦,上课把书塞在裙底,当她念到宝玉失踪,贾政泊舟在客地,天下着茫茫的大雪,贾玉被一僧一道携着要走,贾政要追时。不禁怔住了,就连老师大声呼喊她也不知。想到当时还仅五年级的三毛,神游的那副状态,不禁笑起来了。

可是看到,她为《珍妮的画像》里的歌词:“我从哪里来,没有人知道,我去的地方……人人都要去,风呼呼地吹,海哗哗地流,我去的地方……人人都……”沉迷不能自拔的时候,我却一个人难过起来了。难过原来她的这份忧愁,原来是与生俱来的,她对撒哈拉大沙漠向往,对死亡的选择,这些仿佛都早已注定好了。

图片发自简书App

她明明说:在这些平凡的生活里,正是这些书籍给了她今日的领悟和宁静。她说:她自己不是乐观的人,于她没有真正大大的快乐,也没有大大的悲伤。她还是依旧在乐观的生活啊,在撒哈拉那么困苦的生活,都还是义无反顾的爱上了那里。

为什么最后还是抛却了一切,去了撒哈拉;等她实现了夙愿却又抛弃了一切,去了另一个世界。

也或许她是幸运的,她一直在选择自己的生活,无论是背井离乡去往了一个陌生的故地,还是选择了放下一切,去另一个世界与她的荷西相会。

西藏,你看这样可好?在我们相遇之前,我把我都写给你。你静静的听,我认真的来写。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