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逢周末,天气晴好。看了看日历,二月二,龙抬头,不负春,户外走。于是,小野驴队的一众队友约了走北川的乌峰岭环线。
晨起时山岚尚在,一队人踩着青苔斑驳的古道石阶上山。石缝里钻出的紫堇还沾着露,转眼就被晨光晒成细碎的金箔。早春的山风总有些淘气,忽而撩起谁的衣角,忽而将野樱吹作纷扬的雪。
及至正午,天青的能拧出水来,林间筛下的光斑竟烫人。背包里的水瓶早见了底,春衫浸透汗渍,倒像是误入了五月的江南。转过廿十三湾,忽有泉声泠泠。几人用手捧接住岩隙渗出的清流,仰头饮时,满喉都是松针与云絮的味道。
同伴笑说这是"早来的立夏"。偶有几只勤劳的野蜂,在灼热的空气里飞舞。我们踩着前朝挑夫的足迹下山,石阶渐渐隐入蓬蓬新绿。不知是谁先发现的,那藏在茶地杂草丛里的星形白花——荠菜正肥。
沈大哥梅大哥他们几个男人与生俱来的对采野菜没有兴趣,先行驾车回家了。我们几个早就从背包里巴拉出提前备好的小剪刀和塑料袋,拨开尚带凉意的背阴处。山坳里飘起断续的吴语:"要留三寸根呀","这片叶子像小船"。约摸一顿饭的功夫,每个塑料袋里都鼓着青翠,沾着泥的手指,也染上了草木的清香。她总说荠菜根要带三分土,才留得住山野的魂。此刻山中青翠正与暖阳私语,暗香浮动里,我忽然嗅到泥土深处暖春的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