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想当初开学时的斗志昂扬,再想想此时放假回家的心平浪静,经历了一个学期的磨练,似乎已看破红尘,学会了平静的对待学习生活。之所以半个学期以来心态会如此变化之大,很大程度上跟我的成长环境有关。
我出生在一个在偏僻小山村---甘肃康县,父母在我小时候就外出打工,为了让我接受良好教育,把我带到城里。可能是生活变迁的缘故,内心深处总有一种自卑感。从小学到初中,再到高中这种自卑感一直萦绕在心头,尤其是学校统计家庭信息时格外明显,一整节课我都在想这件事要怎么过去,同学会不会嘲笑我,越想时间越长。
除了自卑感,就是要强感了。可能是因为自卑,我从小就知道要填补短板,我很认真努力的学习,吸引老师赞赏的眼光,博得同学们的尊重,也为自己增加信心。更重要的是,我知道“知识改变命运”。我知道父母在外面打工赚钱不容易,我必须好好学习以后成为一个有用的人,报答父母。因此从小学,初中,再到高中我学习都很努力,我会排外前10名左右,但是永远不会名列前茅。
高考是人生的第一个转折点,我发挥的还算正常,分数超一本线25分。在我报志愿时,却被欢喜冲昏了头脑,虽然也是在两天内翻了几遍高考填报志愿书,但是我的搭档-父亲,却在这一过程中没起丝毫作用。当时我们父女是在亲戚家里的电脑上填报的。父亲是一位地地道道的农民,贫穷➕虚伪是他典型的特征。我高考后他也顿时光芒四射,特别骄傲自豪的读着每一大学名字。于是我们不懂985,211.更不懂大学四年后我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只知道我考上一本大学了,我的十几年寒窗苦读的时间没有白过,我对得起我自己的信念,对得起含辛茹苦十几年的父母。最终填报了一所普通大学,专业也填的一塌糊涂。
上了大学之后,对自己专业的前途有所担忧,但是没有深入思考,父母对比也无任何指导意见,更确切地说他们没有任何关于大学专业职业的知识信息,父母都是小山村里长大初中未毕业。再者与父母的交流极其少,准确说他们对我的期望只是以后可以不像他们一样种地打工,只是一个缥缈虚无的概念,至于具体的职业规划他们可能从未想过。大学期间班里的大部分同学也都是整天混混沌沌,上课时睡觉,不睡觉时赖在宿舍睡觉看剧订外卖。这似乎是大学生生活的真实写照,当然我的大学生活并没有如此混沌。我尽力让自己的每一天过得充实,起码不会那么虚无。结交心灵相通好友,参加课外活动,看课外书,上课认真听讲,报了辅修英语,想修读一个双学位,这可能是我大学梦的一部分,于是大学里我便失去了80%的周末,人们在睡懒觉,出去逛街购物,我在教室里学习。可是作为辅修英语班级的老师,大部分讲课并没有那么认真。让我对此有点失望。大学2年半就这样过来了吧:紧凑忙碌充实。
大三下学期,大家都要为未来做规划了,我是想读研究生的,本科期间生物技术这个专业只是很浅显的接触,要想专业对口工作,要读研究生。我也是,班里前10名也是读研的主力军。但是作为我,要成为一只随心飞翔的小鸟,太难了。家里的人对我都有各自的打算谋划,急切盼望我能毕业工作,减轻家庭负担。父母婚姻走到了尽头,爸爸长年病痛缠身,基本上没法挣钱,家里的支出基本靠母亲一个人。爸爸急切渴望我工作,等着轻松乐享晚年。妈妈急需我工作减轻家庭负担,与爸爸离婚。对于考研这件事来说存在很大的不确定因素。鉴于此我选择了跨专业,考学科教学英语专硕两年。可是父母的一再泼凉水让我在4月份半个月都心神俱疲,无力雄心壮志的向前走。为了考研的把握大一些,我再次向自己妥协,最终选择报考本校。考研的路上,哭了,白天哭晚上哭。只是感到在命运面前的无可奈何,只是感到被束缚住实现自我双臂的悲哀。面临了一次次家人的打击后,我懂得了有些东西可能是命中注定。既然前进的路上被阻断,那我就选择另一条路罢。祝愿那些有资本追求自我的同学能珍惜现在的自己,并不是所有人都可以追求自己的梦想,随心飞翔。最后,祝考研成功,祝自己在假期里过得如初所想。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