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怨并依赖着

抱怨并依赖着

     曾有一位来访者,多次在我面前声泪俱下的 "控诉"她先生的"恶劣"行径,尤其不能忍受的是对她的极度冷漠。她偶尔也会半夜给我打电话,嘴上说着明知道这样做不太符合咨询要求,辩解说内心实在受不了她先生的这种"虐待",是自己控制不了自己。有一次我也有点受不了她的"搅扰",一改往日以“求助者为中心”的作风,毫不客气反问她:“既然他对你这样恩断义绝,你为何不选择和他离婚?”她沉默了好一会儿,轻轻的回了我一句:“让我好好想想”。

   我知道她是不会离婚的,她并不是痛恨她先生,她只是恨铁不成钢的渴望她先生对她更好点.

   一位朋友的朋友,业务能力挺强的,就是爱骂领导。今天骂领导让加班,明天骂领导设计的方案是脑袋进水了……可只要一见到领导,马上屁颠屁颠的过去打招呼,满脸的温情逆袭了前一分钟的千不情万不愿。她在别人面前抱怨领导让加班,如果别人不耐烦了,说她:那你跳槽啊!她马上会转怒为喜,赔着笑脸说:这不是时机不成熟嘛。马上转身又去完成领导安排的额外工作了。有时候也想,领导也不能光听好听话,有时候说好听话的人可能就是被后爱骂你的那个人。

     在生活中,抱怨太普遍了。千万不要以为有抱怨就是反对或想决裂;恰恰相反,这是一种深度认可,认可对方的价值,认可对方在自己心中的重要性,更重要的是想获得点自己想要的东西。

   就拿那位求助者来说,每次说到她先生,她就会哭诉不止,咬牙切齿,恨不得把他给宰了……可纠结之后依然会照常生活,即使她先生对她提离婚提了好几次。她之所以找我咨询,只不过是吐槽对她先生的不满,这种吐槽;只不过是为了更好的去维护他们之间的平衡而已。用这种方式宣泄内心的不满情绪,待情绪平静后再去对待她和先生的生活。

   还有我那位朋友的朋友,表现出来和其他员工一样,只不过是为了让其他员工觉得她和大家一样:与领导同仇敌恺。实际上想在同事面前寻找认同感,她觉得要不这样会让同事觉得她不合群;而在她内心,她更想获得领导的认同。

   还有,现在全社会对教育都指手划脚,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鼎盛时期。按以往的惯例和心理学分析,只要能背后说上两句的,必定为了显示两点:一,我比他强;二,我懂这行。现在觉得识字就不是文盲,敢评判教育的更是文化人,基于对教育无限向往与热爱,所以,所有人都想来对教育指手画脚。

   现在的教育达到了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时代,各个流派墨登,筑坛做法,忙得不亦乐乎。在假鸡蛋、脚臭盐、地沟油、染色馒头都敢吃的年头,教育上出现个把张无本,也是极有可能的。于是张无本们打着各种噱头,举办包装华丽、排场奢华的交流会涌向市场,把教育环境变得天昏地暗。这说明什么?这说明教育是块风水宝地,挣钱的风水宝地。从这点也可以感受到教育的被认可度。

   更让人难忘的是,社会对教育的态度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自由度。教育,所谓的一方净地也被践踏无限,老师被迫下跪……挨打……甚至还频频传出教师自杀的消息……无论真与假,都投射出一种消息:教育状况艰难。家校合作,本来是最坚固的教育平台,现在却成了针锋相对的两大派系。时常有家长嫌老师教得不好,做得不到位;老师却觉得家长不负责任,推卸责任……这种痛并纠缠着是永远存在的显示,这种矛盾源于内心的认可,起码是暂时不会失去这种关系。社会为什么会对教育有如此浓厚的抱怨兴趣呢?

   首先,每个家庭都离不教育,而且想通过教育有所收获。试回忆一下以前的贫下中农,老师去找他让孩子上学他都没空搭理。为啥?忙着去种地、喂牛羊,顾温饱。读书,读书能顶饭吃?谈都不跟你谈,扛着锄头就上地干活去了。现在就不一样了,为了一个孩子上学,爷爷接奶奶送的,妈妈报班爸爸辅导,几代人都搭上了;到老师这如果你松懈了,你这不但断了人家祖坟上的青烟吗?这种期望如果过于浓烈,就会演变成愤怒,是期盼而不得的愤怒。于是就有了孩子在学校出现问题,很难抑制情绪,校闹就变成了家常便饭。归其原因,是浓厚的希望破灭后的绝望,是离不开还又想得到更多的纠缠。

   其次,教育到了前所未有的软弱程度。古人云:人善有人欺,马善有人骑。这似乎是亘古不变的真理。像明朝历史上的各位首辅,因为个人综合素质不同就会面临不同的现实。如张居正做首辅,权高震主,连万历都让他三分,手下官僚无人敢有任何非议;在如高拱,恃才傲物,专横跋扈颐指气使,专擅国柄,在大臣中权望并不太高,但他动不动就训人,谁也不敢这怎样;作为首辅,别以为位高权重,这也因人而异,待到赵志皋在任,他不植觉,不怙权,临下宽和,手下官员比张居正、高拱,申时行,王锡爵为有辅时日子好过多了。可赵志皋“当首辅时已逾70,处事柔儒,常由朝士所短,诟谇四起。”赵志皋为国事必躬亲,尽心尽力,虽是这样朝中大臣也欺他软弱,连他自己也喊冤:“同一阁臣也,往日势重而权有所归,则相率之以谋进;今日势轻而权有所分,则相率击之以博名。”同为首铺,位高权重,但因人而不同,受到的待遇也大相径庭。现在的教育又何尝不是到了“赵志皋时代”?真正要求教师要做到:“学生虐我千百遍,我待学生如初恋”。

   第三,政府行为过于息事宁人。当家校出现纠纷时,政府只能监控教师行为。依照中国的儒家思想,人情重于理,只要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一切太平,那就万事大吉了。此种做法几乎把一切责任都推给了教师。在这个“你担责任我受益”的年代,没有谁愿意主动承担自己责任,尤其是有问题的家庭的家长。问题家庭本身就是由于责任缺失,当与学生有纠纷时,必定把责任推给对方。他们的强硬态度再加上政府的和稀泥行为,个人的切身利益的争取与政府的较量,个人会飞蛾扑火般的努力争取,而政府行为又不涉及个人利益,委屈受就受了,还不是国家蒙点损失;至于教师,是自己手下的兵,怎样也能掌控得了,再说了。教师讲文明,懂道理,过点分也没事;但对于气急败坏蛮横的家长,有理也说不清的。古人云:“宁愿和明白人打一架,不和糊涂人说一句话。”也是这个道理。

   有时候你只顾做好自己未必能达到时效,比如赵志皋;只是内政修明外撑门面才能均衡。教育,也需要这样。

   无论在何种情况下,矛盾总是存在的,不要以为解决了矛盾就万事大吉了。其实,矛盾也是促进发展的动力,各种关系中因为有这种抱怨,便会促进当事人不断反思,在这种认可中,痛并纠结着,认可并排斥着,抱怨并依赖着,矛盾并发展着。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3,752评论 6 493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1,100评论 3 387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9,244评论 0 349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7,099评论 1 286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6,210评论 6 385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0,307评论 1 292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9,346评论 3 412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8,133评论 0 269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4,546评论 1 306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6,849评论 2 328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9,019评论 1 341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4,702评论 4 337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0,331评论 3 319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030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260评论 1 267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6,871评论 2 365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3,898评论 2 351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