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佛系”吗?

     

        第一次听到“佛系”这个词,是女儿告诉我的。我跟女儿说,我从今年开始要坚持一年的写作,每天写一千字,不写完不睡觉。女儿听了,告诉我别太“佛系”了,并说他以前也有过每天写“千字文”的想法,但是却经常因为各种原因让每天的写作打折扣。

        听女儿的解释,感觉“佛系”就是不必太勉强自己,要根据实际情况去完成既定的写作任务。

        出于好奇,我打开百度词条,看到“佛系”竟然是2018年度的十大网络用语。百度词条上解释说,“佛系”主要意思是指无欲无求、不悲不喜、云淡风轻而追求内心平和的生活态度,也是一种文化现象。

      哎呀!这样一个会治愈心灵的流行词,时隔两年了,我才听说。看来我真的是“out”了!

        反观自己,是“佛系”吗?感觉是,又感觉不是。

        可能自己是“佛系”。因为近年来,对生活的理解越来越透彻,生活中自己一直追求内心的平和,不再为一些琐事困惑;工作上也不再为工作任务繁杂而感觉不堪重负。能从容地面对一切人和事,不困被生活所困,不被事业所累,没有那么多的琐事,也没有那么多的负担。

      这难道是佛系?

        2018年自己选择来新疆支教。有人问我“你职称都评完了,家里又不缺钱花,为什么要去那么远的地方去工作?”我告诉他们我真实的想法:援疆支教一直是我的梦想,就是想在退休之前让自己的教育生涯更完满。这样的回答,很多人不能理解。可是我自己觉着挺好的。当我重返讲台,面对我的孩子们的时候,我感觉自己还有价值。当看到民族的孩子的国家通用语言水平在我的指导下明显提高的时候,那种成就感,是幸福的。

        援疆生活中有很多的困难:经常不能按时下班,甚至节假日也要经常加班;自己做饭,半年多没吃过炒菜;不能每天洗澡,一星期只洗一次澡;宿舍里经常进老鼠,搅得你睡不安稳......太多的困难,都一一克服了,没觉着怎么样啊?反而觉得自己很充实。

        我这是不是“佛系”?如果是佛系,我觉着自己无论遇到怎样的困难都能坦然地应对,没有因为困难退缩过,援疆支教只为充实自己的内心,无欲无求。

        如果说不是佛系,我执着于选择援疆支教来圆自己的教育梦,每天争取一切时间辅导学生,想方设法激励孩子学习、进步,!这是不是还不够“佛系”?

        百思不得其解了!

        杨绛先生说“人生最美妙的风景是内心的淡定从容。”现在对杨绛先生的这句话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就像她说的“我们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认可,到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可以肯定地说,杨绛先生是“佛系”。

        不管我是不是“佛系”了,选择一种云淡风轻的工作和生活,无愧于自己的内心就足够了。

        你是“佛系”吗?不管怎样,都不要太执着于是不是“佛系”了!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