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时成绩一般
初中时成绩中上
上了省重点高中成绩一般
到了大学,尽管期末好好看书了,成绩还是一般。
以前我总认为是自己不够努力,后来发现自己也挺努力的。
后来是发现自己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举个例子小学时数学就不太好,那时候做题最怕后面的应用题,感觉不会。
认为自己思考了不会做变等着老师讲或者等着第二天抄同学的。这种习惯延长到了初中和高中,特别是高中大题老师写了一黑板,我试卷空白处用红笔写满了,还自我感觉挺有成就感的,以为自己都会了。
当一次次只是靠近及格的边缘时,便开始用错题集进行归类分析解题思路,时间久了确实提高了一点。
可作用不是很大,笔记当时为了看起来好看,尽管分析了没有举一反三,遇到类似的题与其他知识有联系,还是会有点懵。
其实,这是缺乏独立思考的习惯,只注重结果(在意结果,和就像成功学)以为思考浪费时间,不注重过程。
时间久了,很难完成独立思考的问题,只是为了学而学。
目前,对以前学习能力的反思与总结。对于小孩的教育,一定要从小学会给ta做引导,注重学习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