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聊“差异”,讲到正视“差异”背后的基础是认清差异,接受现实,它是前行的第一步……不再赘述。递进来看,有差异本身就有很多戏:认识的差异、思考的差异、行动的差异,面对“机会”所表现的形态差异……这周我们也要正视“机会”,什么样的人更容易有机会,把握机会,赢得机会,不是把机会系统化,而是阐述最浅显的事实。毕竟不同的人所经历和所认识以及他把握的能力都大有不同。
最简单的事实是:总有足够多的“大机会”就那么“活生生的近在眼前”,只不过,很多人容易“错过”,因为什么?原因不止一个,其实是压根没看见机会、或者视而不见、也可能看见了没有抓住、抓住了没有抓紧、抓紧了没有抓到。总而言之,我们如果回顾过去,一定会发现自己错过了很多机会,会为此感到惋惜,捶胸顿足也再正常不过。
人们总说“失去才懂得珍惜”,真是给自己找了个无视现实的完美台词,因为珍惜的总是失去的东西,往往一去永不复返,你永远的失去或错过过哪些机会?想来太多了罢,初出茅庐时的选择、工作的经历、转型的机会、和父母在一起的时光、创造财富的可能、曾经的恋人、朋友……倘若你不止一次的沉溺过去,对于现有的,依然采取无视的态度,人生便不停止的重复“失去”和“才珍惜”的恶性循环。
既然失去,不论基于什么原因,都不再属于自己,哪怕曾拥有,也和自己再无交集,要反复多说、警醒自己、认清现实。面对当下我们力所能及的事情是什么?与其后悔当初没有抓住机会,不如让未来的自己不后悔,好好的过好当下,把握现在,抓住当前的机会,才有可能改变未来。
机会和未来之间,到底存在什么样的关系,李笑来这个课程我只读了半年了,就不谈更多其它学习了更多课程花了更多时间的读者了,任何人不是说只要多花时间多学习就一定能发现机会、赢得未来,一千个读者一千个哈姆雷特,读后是否有真的思考过?我读后的思考和你读后的思考自然不同,思考是肤浅的还是深刻的?思考后是否行动以及行动的效率和结果也不同。
我并没有把课程去定义成一种机会,我只是举个例子,面对同样的一件事情,一种问题,我学习和你学习,我面对和你面对,最重要的核心是什么——面对XX,我应该怎么办?罗胖在跨年演讲里说,不论是白天鹅还是黑天鹅,吃到肚子里才是硬道理。
“机会”本身就带有不确定性,在不同的人理解看来,你觉得什么才是好的机会,想要把握的机会,那个机会的前提竟然是它有可能是个机会,有小概率是绝好的机会,或有不多的实现可能,而不是一定,肯定。就好像李笑来做投资,比特币也好、GAFATA也罢……如果刚开始所有人都认定了是绝好的,抓住了,中国怎么可能只有一个李笑来。
再次回归,面对XX的机会,我该怎么办?厉害的人不过是在看到XX的机会后做好了判断、深入了思考、出手并抓牢,绝不会因为这样或者那样的原因让自己失去应该珍惜的机会。看到了一些可能,眼睁睁的放过它让它从身边溜走,最后惋惜,这样的事情一次次重复,我们也该拍拍自己的脑瓜子,多吸取经验了。
我该怎么办最重要的核心在于行动力,在于发现了真正好的东西,去践行才是硬道理,观望和跟随只会让自己成为滞后的人,倘若不去尝试,即便是看到了机会,并不等于可以掌握机会,还要加上持续的思考,加上基于自身思考的行动(从自身出发尽可能不依赖他人),才有可能真正把握机会——是“才有可能”,还不一定是“必然”呢。
用心想,放手做吧,未来因现在的你而有可能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