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一
孤舟塔影月江春,羁旅何堪醉此身。
明灭妆楼颙望眼,只当过客是归人。
原玉:幸福68
夜泊
客途不觉又逢春。夜泊江楼栖此身。
烛影薄衫和月冷,些些世事尚愁人。
其二
静泊参禅欲弃尘,游山涉水为求真。
若能遇得仙家渡,蝉蜕空枝留此身。
原玉:幸福68
渡
孤寺江心绝俗尘。奔波到此欲寻真。
一朝得渡舟可弃,寒月为心云作身。
如果被一首好诗触动,在我,就总想一和。何况又是相熟的简友?
这两首都是“题图诗”。先说第一首。“客途不觉又逢春,夜泊江楼栖此身”之”客”、“泊”、“栖”三字,就已经是意味深长了。而后二句“烛影薄衫和月冷”中的“冷”与“愁”则形象如在目前矣。
再看第二首,前两句之“孤寺绝尘”,而”我”干什么来了?“奔波至此欲求真”一一“真”是什么?往下看:“一朝得渡舟可弃,寒月为心云作身”。你当然会想起”弃舟登岸”之寓,而我要问的是:这“舟”可是佛家所谓的”肉体凡胎”?若是,则结句之意,何其深也哉!
2025.3.12.(植树节)乙巳二月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