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家长为了培养孩子对赚钱和花钱的认识,特意给孩子找份可以赚钱的工作,有个朋友让孩子教领居家的小学生数学,每次课结束后,就给孩子发40元报酬。但是很快这个朋友发现,孩子有了钱之后,和同学吃吃喝喝买买东西,这个钱不知不觉就花完了,从来等不到下一次上课。本来想培养孩子赚钱不易的意识,可他却学会了乱花钱,该怎么办?
这个问题的本质,是孩子将得到的报酬放入了“零钱”的心理账户,在大部分人心里,“零钱”就是用来乱花的。
什么是心理账户?就是每个人在心里把同样的钱分门别类地存在了不同的账户里。作为商家,要懂得让用户从他最有钱的心理账户花钱,那么用户的哪些心理账户最有钱呢?
第一,意外所得账户。人们会把辛苦赚来的、靠运气赢来的和意外获得的钱放到不同的心理账户。你今天辛辛苦苦上了一天班获得了500工资,你会用这个钱玩老虎机试试手气吗?估计不会。但如果你捡到了500元呢?可能你很快就花完了。人们对于意外所得,总是慷慨大方的心态,甚至很多人还给这个行为找了一个合理的理由:捡的钱一定要尽快花掉。
第二,情感维系账户。你想给自己买双1500元的鞋,一直舍不得,结果你太太送你了,你非常高兴。虽然你明知道这个钱是你们的共同财富。你也买了太太舍不得的高档化妆品给她,她也很高兴。这和你们各自给自己买,花了一样的钱,但感觉似乎没那么肉疼了。
第三,零钱账户。如果你口袋里有张100元的钞票,一旦破开,很快就花完了。你放在银行账户里打算买电脑的5000元,怎么都不愿意动,可是放在钱包里的500元,可能不怎么内疚的就花完了。为什么?因为它们是零钱。
从心理账户角度来看,我这个朋友应该怎么做呢?他可以把一次一结的报酬改为10次一结。这样孩子拿到手的就是400元的整钱,整钱的心理账户,都是用来干大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