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记:从畏惧到尝试

今天大约花了五个小时做《野狐岭》的宣传视频,因为配音只能依赖剪映自带的声音,我便在这个Bug上好一番折腾。原因是系统生成的声音,该停顿的时候不停顿,该重点强调的地方语气过于平淡,该转折处应该慢半拍的时候却不会慢下来(这一点后来解决了),于是反复不断地试验。但画面总算在我的努力下,一次比一次漂亮。做了三次分别发到群里后,老师们见我契而不舍,可能也被感动了,为我点赞。但声音问题仍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

群里一个叫“小侠”的老师,估计对声音很敏感,主动让我把文字发给他,他录音之后发给我完善。收到音频后一听,我才知道这位“小侠”竟然是大名鼎鼎的杨超,也就是在喜马拉雅上朗诵《大师的秘密》的那个老师。天哪,我简直太惊喜了!我是杨老师的超级粉丝,对他的声音我爱不释“耳”,简直崇拜得五体投地。这些天我一边大拜,一边就在听他的朗诵。万没想到竟然会得到他亲自录制的音频。

其实,在同人视频组我向来是旁观者,还没有正儿八经做过一次视频。因此我对那些老师一直仰望着、羡慕着。这并非因为我偷懒,而是我的技术实在太low,不敢上手。

昨天视频组朵朵老师发了一溜图片,让大家自愿参与制作,开始我也是抱着冷眼旁观的态度,对自己的技术没有把握。出于好奇,昨晚我花了一点时间,试着粗糙地做了一个视频。当然,这个视频质量很差,但我也发到了群里。可能我做的视频喜庆气氛比较浓,获得了几个老师的赞扬。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要是自己感兴趣的,我就愿意投入时间去修改。所以今天我花了许多时间用在完善这个视频上,从开始的横屏到后来的竖屏,从原来的没有设置画中画,到添加了画中画功能,视频看起来比原来正规多了。

到了晚上,我开了一个线上会议后已经十点了。负责视频组的杨老师说,我做的视频很好,要求我做成双语视频,并发了一个文档。本来已趟床上的我,一骨碌爬起来,想晚上搞定这件事。谁知道,用剪映自动生成的英语字幕,跟文档完全不一致。没办法,我只好一条条复制进去。复制的过程中发现,英文跟中文对不上,且句数不一致。数了一下中文,字幕有30条,因此便把英文也分成30条,一条条剪切后再粘贴到剪映里。这中间出错返工几次,直弄到12点才算完成。

看似短短的一分钟视频非常简单,但我从昨晚开始,至少花费了8个小时。点滴的背后是辛劳的付出。我终于明白,视频组的老师每次分任务下来都要几天才能交稿的原因。其实任何事都是如此,一个高质量的东西背后,是无数的勤奋和汗水叠加起来的。尤其是视频这个活,如果没有兴趣和勇于奉献的精神,是很难坚持下去的。

之所以这么晚了依然要记录下这个过程,是我让自己突破了一次:从畏惧到尝试,从不可能变成可能,只有行动才能让自己跨越障碍。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