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两年前开始运营自己的个人公众号【相互照耀】开始,我就坚持每周更新一篇文章,所以一开始加入周更群只是抱着“反正自己每周都要写,权当增加一个发布渠道吧”的心态。
但两期下来,我的收获却超乎预期,尤其是这一期的新同桌Daki。
她的文章和我一样围绕着夫妻、育儿、阅读、自我成长,所以这三个月来12篇的文章里,她似乎已经像是我身边的一个姐妹。
我们那么相像,年龄相仿,也都有两个孩子,经历过全职妈妈的阶段,所以可以互为参照,向对方学习。
她提到和老公一起创业的故事,这也是我一直梦想中的事情,我希望有一天我们俩可以有共同的事业,朝夕相处(粘人精哈哈~),但她也提到因为两个人共事,也会不可避免的争论,让我觉得好像距离产生美是对的。我工作中偏强硬一些,认准的事情就一定要争取,但生活中却是十分柔弱的,凡是都要依靠他才好,他貌似也很享受我的崇拜和依靠,所以若是我们以后想成为好同事,或许我要注意一些。
在《女儿的两个新词》里,关于对女儿“分享”和“耐心”的教育,让我也实践在自己的育儿上,强化孩子对于“权利与义务统一”的一致性,如果做到了大孩子做的事,譬如“坐车系安全带”,那就可以像“大孩子”一样自己掌控电视遥控器等等。在一次次具体的行为中,孩子能够明白“如果我表现得不好,那就像小孩子一样凡是听父母的”。
《正面管教》的分享也让我升级了家里的“家庭会议”,期初是爱文说“我今天做得棒的是给奶奶捶背了”。我会说,这很棒。但现在会跟他解释“你给奶奶捶背,这很棒,因为这是爱家人的表现,爱家人就是很棒的事情”。用这样的二级反馈形成一个正向的循环。
除了在夫妻、育儿方面,《人生效率手册》中“单点突破法”的推荐,让我改善了自己的晨夕日记——原来只有目标和计划两项,结束后只是在计划后打钩,缺乏深入的总结。譬如某项学习计划,学到何种程度,就不能显示出来。依据【计划、实施、总结、评估、再次计划】的方法,我立刻增加了一项【一日总结】的模块,反思当天的不足与第二天的改进计划。
……
最重要的是,她对我每一篇文章的用心反馈,不只是看我文字里的故事,还十分细心地体察到文字背后真实的我,给我安慰和鼓励,像拥抱、像火一样温暖着我。我一直关注自我内心的感受多过一切,对别人总不够有热情,同桌的善良与美好吸引我看向她,靠近她。
这一期周更结束,我还想和她做永远的同桌,一直写下去,为对方鼓劲、加油,让我们在文字中建立的情谊一直延续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