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0302《成为讲书人》随记

1.讲书的场景包括以下几种:

• 线下中、小型读书会;

• 线下大型讲书活动/比赛;

• 讲书类电视节目;

• 线上读书会;

• 音频讲书节目;

• 短视频讲书节目。


2.看完一本书后,将书中的内容输出的方法有很多种:画一幅思维导图是输出,写一篇读书笔记是输出,做一个读书PPT也是输出,但最有效的输出方式是给别人做一次读书分享,也就是讲书


3.优秀的讲书作品是什么样的:

①让人愿意听。如果超过50%以上的听众愿意一直听下去,甚至会津津有味地听你讲,那就说明他们对你的讲书很感兴趣。

②让人听得懂。在语言表达上要做到“接地气、讲人话”——也就是通俗易懂。

③让人能相信。要提供充足的数据、案例、理论推导,去证明你要传递的观点。

④让人记得住。如果听众在听完后的两个星期、一个月,甚至是半年后,还能记得你曾经讲过的某一句话,那就说明你给他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⑤自带传播力。要传播书里有价值的内容,让听众的思想或行为发生改变。

⑥可触发听众行动。让人听了能有所收获,能用得上,能行动起来,更能改变自己和他人。


4.一名优秀的讲书人应该同时扮演好三个角色:

①导游。要先告诉听众将要讲什么,有几个部分。然后,再一一讲解下去。最后,讲书人还要做一个总结回顾。

②导师。不要只讲大家都知道的东西,还要讲一些新鲜的、甚至颠覆常人认知的内容,带听众发现已知之外的未知。

③导演。优秀的讲书人能熟练地使用道具,做出带有画面感的描述,还会运用讲故事、设悬念等技巧,抓住听众的注意力,让听众获得一种全方位的感官体验。


5.不同的讲书风格:

①搬运工型。不加入个人见解,只是提炼出书中的精华,精准地传递知识,帮助听众节约阅读的时间。通常致用类、工具类的书比较适于采用“搬运工”的讲书风格。

②大厨师型。如果讲书人讲的是比较专业的书籍,那么建议采用大厨师型的风格。通常这类书籍比较晦涩枯燥,需要讲书人进行精心的“加工”处理,才能让听众更好地吸收消化。

③解梦人型。对一本书进行更深层次的解读,讲出大众所不知道的东西,尤其是那些耳熟能详的经典著作,让人听完有“如梦方醒”“原来如此”的感觉。


6.建议初学者先做“搬运工”。在有限的篇幅里能够清晰准确地表达出书里的意思,就已经很不错了。

“大厨师”则要用到更多的讲书技巧,给予听众更棒的体验,这需要讲书人不断地去设计、打磨和练习。

“解梦人”则要讲出不同于常人理解的观点,这对讲书人本身的功力要求比较高,需要他对书籍有深刻的、独到的见解。


7.视觉是人最重要的感知器官,有科学研究表明,当听觉和视觉获得的信息不一致的时候,视觉信息会覆盖听觉信息。画面远比冗长复杂的文字描述更容易让人理解。


8.人本质上是以自我为中心的,听众只想听自己想听的内容。如果你讲的内容不是他们想听的,他们就会自动屏蔽。听众不会在乎你讲了什么,他们只在乎你讲的内容和他们有什么关系。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