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中类的加载,及执行顺序

什么时候加载类 :第一次需要使用类的信息时加载(类的加载原则:延迟加载,能不加载就不加载)。

触发类加载的几种情况(java中的硬规则):

1.调用静态成员时,会加载静态成员真正所在的类及其父类。(通过子类调用父类的静态成员时,只会加载父类而不会加载子类)。

2.第一次new对象的时候加载(第二次再new同一个类时,不需要再加载)

3.加载子类会先加载父类(覆盖父类方法所抛出的异常不能超过父类定义的范围)

注:如果静态属性有final修饰时,则不会加载,当成常量使用。

例:public static final int a =123;

但是如果上面的等式右值改成表达式(且该表达式在编译时不能确定其值)时则会加载类。

例:public static final int a = math.PI

如果访问的是类的公开静态常量,那么如果编译器在编译的时候能确定这个常量的值,就不会被加载;

如果编译时不能确定其值的话,则运行时加载。


类加载的顺序:

1.加载静态成员/代码块:

先递归地加载父类的静态成员/代码块(Object的最先);再依次加载到本类的静态成员。

同一个类里的静态成员/代码块,按写代码的顺序加载。

如果其间调用静态方法,则调用时会先运行静态方法,再继续加载。同一个类里调用静态方法时,可以不理会写代码的顺序。

调用父类的静态成员,可以像调用自己的一样;但调用其子类的静态成员,必须使用“子类名.成员名”来调用。

2.加载非静态成员/代码块:(实例块在创建对象时才会被加载。而静态成员在不创建对象时可以加载)

先递归地加载父类的非静态成员/代码块(Object的最先);再依次加载到本类的非静态成员。

同一个类里的非静态成员/代码块,按写代码的顺序加载。同一个类里调用方法时,可以不理会写代码的顺序。

但调用属性时,必须注意加载顺序。一般编译不通过,如果能在加载前调用,值为默认初始值(如:null 或者 0)。

调用父类的非静态成员(private 除外),也可以像调用自己的一样。

3.调用构造方法:

先递归地调用父类的构造方法(Object的最先)也就是上溯下行;默认调用父类空参的,也可在第一行写明调用父类某个带参的。

再依次到本类的构造方法;构造方法内,也可在第一行写明调用某个本类其它的构造方法。

注意:如果加载时遇到 override 的成员,可看作是所需创建的类型赋值给当前类型。

其调用按多态用法:只有非静态方法有多态;而静态方法、静态属性、非静态属性都没有多态。

假设子类override父类的所有成员,包括静态成员、非属性和非静态方法。

由于构造子类时会先构造父类;而构造父类时,其所用的静态成员和非静态属性是父类的,但非静态方法却是子类的;

由于构造父类时,子类并未加载;如果此时所调用的非静态方法里有成员,则这个成员是子类的,且非静态属性是默认初始值的。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