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5 品牌设计

所有能穿越时间的东西 , 都应该坚守——时间的朋友

利用每日打卡总结的机会,将自己原来沉淀的知识系统梳理下,是个不错的办法。上个系列用4天时间稍稍展开了下设计思维,今天开始谈谈品牌设计,预计接下来将围绕着几个方面展开,可能会用10天左右更新完毕。

1. 品牌设计的源起

2. 品牌设计的构成

3. 品牌设计各项的具体展开,如标志、VI、包装、平面、环境……

——————————————————————————————————

第一,品牌设计的源起

品牌是个战略,内涵极其丰富,一方面向上延展到公司的使命、愿景、价值观、产品等等,另一方面向下又可以延展到所有可以和用户发生接触的环节。在这个系列中不谈向上的战略内核,只谈向下的设计表达。

品牌(brand)一词来源于古挪威文字brandr,它的中文意思是“烙印”,在当时,西方游牧部落在马背上打上不同的烙印,用以区分自己的财产,这是原始的商品命名方式,同时也是现代品牌概念的来源。

但一个标志是很小的,公司的产品形象还是乱七八糟的,各自为政。

在20世纪50年代,有的企业发现,通过统一形象(VI设计),能够增加用户信任感,从而促进销售。

这个背后的逻辑就是:通过形象的差异化建立竞争上的优势,让用户能发现你,愿意进行首单尝试。如果尝试之后发现符合预期,或超出预期,自然能够帮助企业增长。但是这种在形象上建立护城河的方式肯定是行不通的,所有企业立刻跟进,于是大家开始在各个地方找下一步的差异化竞争策略,如下图。

科特勒《营销革命3.0》近60年营销概念的变化

为了应对不断加剧的市场竞争,营销概念层出不穷,所能产生的红利周期也越来越短暂。但所有概念背后指向的核心内容一直没有变化——顾客价值。

让用户在每次,以各种形式接触品牌的时候,让顾客体会到价值,这就是品牌触点的管理。而所有战略层面的内容,最终也都会落实到实操性更强的品牌触点上,所以这个内容也是蛮重要的。

品牌设计,更多时候是关于品牌触点的形象设计

下一篇,聊聊品牌设计包括哪些内容。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