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生随想 文字实验二

上个学期听过张雷老师的讲座《Typological Rural》,他提到过建筑应该是用来解决社会问题的学科。

总是让我们关注所存在的社会问题,应该还要观察这个问题涉及到的利益群体。

一直觉得建筑里面的解决社会问题其实是相关利益者(stakeholder)的自我调节,走的人多了就成了路便是这种状态的最好诠释,光凭建筑师本人的能力,是绝对想不到那么完美的。

建筑人解决这种社会问题的办法就是将这个自我调节的过程从人们的生活中提取,在空间中固化这个调节产生的后果,问题这样被解决了。

说到底给人设计建筑,真的好难,个人的需要,他人的利益,于历史,于文化,这样子考虑下来,房子还没建好,人的半辈子就没了。

现在高楼大厦,还有我以前一直觉得不怎么适合人居住的笼子房,其实是社会自我调节产生的一种解决方法。

去掉建筑内部的特性,将它变成“无”的状态,去除掉了属性,也就不会和人的个性产生冲突。

去掉属性是第一步,毛坯房就是这样子的状态,这样子每一个新的房子都是复制再粘贴,这种小打小闹的事情,机器人也可以去做。而后面的个性差异,交给室内设计师,去结合个人的需要再装修,就成了一个符合自己需求的空间。

这样的高效率才能适应快节奏的生活,花销也少的多。

建筑师是不能选择环境的,造的房子像个笼子一样,也不是建筑师想要的。

理论上问题都被那些大师们解决完了,谈论创新真的好难

建筑师不该存在在软件就能复制粘贴的层面啊。

我到底该做什么呢?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01 层次低的人乱发脾气,境界高的人控制脾气。 人发脾气的时候,是没有理智的,说出的话,做出的事,很容易给人带来无...
    威乐河湾阅读 333评论 0 0
  • 别人因一个人爱上一座城,而我却因一次旅行而恋上一座城。 是的,我恋上了一座城,一座名叫庐江的小城。 庐江,一座周边...
    墨尘禅阅读 249评论 4 1
  • 广州最近几天寒流来袭,气温低风还大,看到外边的风,就会下意识地把身上的羽绒服、呢子大衣再裹紧一点。 这种天气,适宜...
    楚歌儿阅读 488评论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