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在在《精进》中读到一段话:
一位美国的艺术家卡梅伦,发明了一个“晨间笔记”的方法。就是每天早上起床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在笔记本上写三页东西。这三页东西可以没有主题,随便写什么都可以,任何想法、灵感都可以写出来,因为刚起床时,我们的监控者可能还没有完全睡醒,这时就可以完全依据我们内心的自由想法去写,原来潜伏在潜意识里的想法也就可以“噌噌噌”冒出来。
这个故事的背景是,我们头脑里面住着两个小人。一个是生产者,即干活的小人;另外一个小人是监控者,即监督生产者干活的。要想让我们的创造力自由发挥,最好将负责监督的小人关掉。
在读完上面这段话之后,我决定自己来试一下。因为最近发现早上起床之后,尽管已经提前确定好了写作主题,还是左思右想,久久不能动笔,时间就这样一分一秒地浪费,两个小时下来也就才写个500字左右。
今早6点起床之后,大脑还在半迷糊状态,打开电脑就立即开始写,参考卡梅伦“晨间笔记”的方法。未定写作主题,想到哪里,写到哪里,就想写流水账一样。突然发现,思维像泄了洪的水,一发而不可收拾。以往,思绪是瓶颈,今天,打字速度成了瓶颈,完全赶不上思维的脚步。
最后,一个半小时的时间,写了近3500字,自己都不敢相信。写完之后,回头又读了一下,有自己的故事,有自己的经历,有自己的感悟,也有自己的反思。许多片段都可以进一步挖掘,写出更有深度的文章。如果每天都这么写一个半小时,还愁写不出来吗?
这个方法,我收下了。
读书原本没什么价值,只有读之后的思考,思考之后的行动,才会给自己带来价值。
读完书,不思考,不践行,然并卵。
通过这件小事,突然特别理解,笑来老师为什么经常强调,读书一定要精读了。书中任何细微的地方,都可能对自己产生触动,如果只是读书中的重点内容,是无法达到这种效果的。因为读重点时,这些细微的地方很容易被略过。
我决定,日后在读非虚构类的书籍时,严格践行精读的原则。不和他人比数量,不和他人攀速度,认真读完每一本书。有些好书,甚至要反复读,写读书笔记,找机会跟其他人分享,只有这样,书中有价值的内容,才会为我所用。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成长。
采铜在《解码的基本原理》一文中举了一个“会说话的小黄鸭的”例子:
在孩子眼中,他关心的是“小黄鸭说了什么”,于是他听到的是儿歌、故事。即孩子最关心的是最直接的信息。
在家长眼中,他们关心的是“小黄鸭是什么”,首先他们会把它定义为一个玩具(而不是一只“鸭子”),然后他们可能会对这只鸭子的娱乐性、教育性、安全性、性价比等做出评判。也就是说,家长关心的是价值和意义。
在玩具工程师眼中,他们关心的是“小黄鸭是怎么做出来的”,他们会思考和涉及小黄鸭有哪些功能模块,会想它的电路结构以及声光效果。也就是说,工程师关心的是结构和实现。
就目前的我来说,读完这段之后,我们可以举一反三,有些书甚至可以这样读。
第一遍,以“孩子”的眼光进行阅读,了解这本书讲了什么内容。
第二遍,以“家长”的眼光进行阅读,这本书价值和意义是什么,和其他同类书相比,它有哪些内容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有哪些观点是可以落地的。
第三遍,以“工程师”的眼光进行阅读,作者为什么要写这么几章,他是如何构思的,每一章之间是如何衔接的,这样做的优点和缺点分别是什么。每一章中的各个小节又是如何展开的。
如果能按照这个思路,彻彻底底地精读几本书,研究透彻书中的内容,然后将自己悟到的,制作成分享材料,跟其他朋友分享,相信已经能达到作者写这本书的水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