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有计划是好事,但不见得凡事都能按计划进行,你可以有条不紊地执行输入,却未必能得到期待的产出。
前阵子看到一篇文章,说的是人与人工智能在思维模式上的区别,其中提到人通过几十局的围棋训练所达到的棋力,人工智能需要成千上万次的模拟训练才能达到。(后者的优势在于远超人类的计算效率以及近乎于零的失误率)
造成两者之间差异的根本在于人的创意思维、对未知事物的想象,更容易出现意外的结果。
而机器学习被喂养的数据量虽然极大,但都是已知的数据,其运算的底层逻辑也具备一定的规则,也就是说它很难出现意外。
正因为人无法被标准化,加之快速更迭的社会环境,所以意外总是比计划先来。
既然世界是由诸多不确定性要素构成的,我们就没必要过分追求事先的计划。
02
很多大学都有职业规划比赛,除了比赛层面带来的能力展示(ppt技能、演讲能力等),其内涵(规划人生)并没有多少实质性的意义。
定一个长远的目标完全没问题,但这和动不动就规划数十年的人生是两码事。通常来说,做三、五年的规划还相对实际一些,更长的规划即使实现了,靠的还是运气的成分。
要知道,哪怕是比人生阶段性跨度更大的城市规划,其年限也不过十年二十年,往往上一轮还没来得及实施,新一轮规划就把之前的推翻了。
所以,承认长远计划的指导性不如想象中那样有效,认清计划无法按计划进行属于正常现象,没有妄念反而能把眼前的路子走得更踏实。
03
就连00后都开始感到焦虑,更何况步入中年的中产阶层呢。在毕业后的十几年当中,扎堆着一生当中最重要的几项选择。
比如选择什么工作、选择哪个城市、选择结婚对象,以及紧随其后的车子、房子、孩子等等。好不容易熬过了这个阶段,很快又陷入到了中年危机,上升希望越来越渺茫,反倒是一不小心就会遭遇滑坡,每天如履薄冰。
焦虑最明显的体现就是忙碌,而且是看似充实的瞎忙,所以现在的人都变成了习惯性晚睡(包括我),只是因为身体的疲惫可以充当安慰剂效果,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焦虑,尽管这是治标不治本的徒劳。
瞎忙的背后,未必是计划没有条理,也有可能是计划得太“完美”,从而忽略了计划当中的“自身”因素,默认自己可以像机器一样被程式化,结果恰恰相反,越忙越低效甚至无效,然后把焦虑的根源归咎于还不够忙碌,继续追加新的计划。
04
要从「计划-焦虑-再计划」这个怪圈中逃离出来,本质上是让计划变得有效,说得更直白一点就是要让计划产生高频的正面反馈。
这里可以引入游戏的理念,为什么游戏总是可以让玩家沉迷其中,最关键的因素就是游戏的反馈机制非常符合人性。
以《王者荣耀》为例,玩家可以在探索模式、对战模式等多种模式中达成不同的成就,通过成就点数就可以在全区进行排名,并且达成成就会有相应的钻石奖励,而用户只需要玩上几个小时就能体会到整个过程。
现在我们都知道要坚持一件事,毅力是不靠谱的,最可靠的是养成习惯,如果想让计划也变得像习惯一样自然,就可以参考游戏的反馈机制,打赢一关就能获取经验值/勋章、解锁新技能/新关卡等等,多给自己小确幸。
05
谈及快速反馈,分解计划是个行之有效的办法。
比如我每天下班后会去跑3公里,但其实工作一整天后惰性跟着就来了,这种情况下我总是劝慰自己走一走也行,等换好行头又劝自己先跑1公里,随后就是2公里、3公里。
计划是服务于目标的,目标越远,计划就可以越虚,目标越近,计划才需要变得越实、越细,当我们把计划细分到足够小的颗粒时,自然就有了快速反馈。
要进世界500强当然有难度,但是拆分成咨询前辈、瞄准方向、准备简历、包装自我、面试训练等步骤,完成这些独立的小计划就容易许多。
06
写在最后:
1.长期计划远没有想象的那样有效,不用过分追求。
2.计划的意义不是一成不变的行动法则,而是其创建过程中产生的信息价值。
3.不论什么计划都需要考虑到“人”的因素,他人的计划未必适合自己。
4.分解计划获得更快的反馈,有利于动态调整、靠近目标。
5.计划是为目标服务的,目标的距离决定了计划的虚实,长期务虚,短期务实。
6.计划的出发点是获得更多控制感、安全感,如果带来更多的焦虑感,就果断放弃该计划。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