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后感

闰土是鲁迅家里的仆人,他并没有鲁迅家里那么有钱,也没有鲁迅先生的待遇,但他却拥有鲁迅儿时所未拥有的东西,那就是自由。他会用胡叉捉猹,还会用斗笠和树枝抓麻雀,他还见过跳鱼儿……可鲁迅每天都在他家里的院子里,就想鸟儿飞翔不了(liao)了,被关在笼子里一样,反映了这个社会的背景。一片昏暗

可以带鲁迅回到了家乡,他却看到了:啊,那是闰土吗?他身材虽然增加了一倍,可他先前的紫色圆脸,已经变作灰黄,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眼睛也像他父亲一样,周围已经都肿的通红,并不是可爱的样子,他一见到鲁迅,马上就跪着说:“老爷!”这样大的反差。可见,在当时的时代,人们的生活不是越变越好,当时的社会背景,如此的昏暗,人们的生活也在发生着很大的变化,而在当时人们的脑子里已经种植下了通用的关系,那就是主仆关系,否则,闰土怎么会发生那么大的变化呢?

文章最后一段中的一句话让我深思:“我想希望本是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然而在生活中何尝没有呢?”现在我们沐浴在新时代党的阳光下,人民群众只有社会分工的不同,没有社会阶层的高低,人人都是平等的,与那时候相比,现在真是天堂中的天堂啊!

《故乡》中,鲁迅不仅点到了家乡的改变给人一种惆怅的感觉,更用闰土和杨二嫂这两个具有代表性的例子来证明一个词——改变。不论是家乡的改变还是人物的改变,鲁迅的文章总是给人一种大义的感觉,特别是最后一句:世上本是无路,人走的多了,就有了路。更是让人回味无穷。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鲁迅搬离故乡,回来看看,发现村里已不再像以前一样充满乐趣了,在他眼中,故乡的闰土是一个活泼可爱的孩子,还是自...
    崔禹喆阅读 266评论 0 1
  • 急驶的车流,冲刷所有的情绪,目光飘散,好似被按全身的慢放键。极力转过头去,不再看,看那上一秒在眼前被汽车流压死的泰...
    一丛草没有花阅读 210评论 1 0
  • 远处的小山坳 黄色的小花开得如火如荼 绵白的山羊低头专心进食 风轻轻地飘过来 草群一阵战栗 岁月的流光从指尖划过...
    飘雪_1816阅读 126评论 0 1
  • 从事珠宝行业这么久,遇到过不喜欢钻石的中国人,但还没遇到过不喜欢翡翠的中国人,真是是件奇事~不过也能理解,翡翠既有...
    燕枭枭阅读 570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