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职业探索初期—我咋想着入坑

其实对于我这种家里世代为农没有任何实体化产业背景的年轻人来说,最好最快的谋生手段应该是上班打工,可是我情商太低了,从小就不喜欢跟人打交道,光是应付同事的各种推活甩锅八卦就会耗光我的精力,一直到现在我都对那些高耸的写字楼和一人一格的办公室敬而远之。

子承父业其实就是父辈的职业可以为子女兜底,铁匠的孩子混不好大不了跟着父亲打铁,家里有开包子铺的大不了回去跟着爹妈卖包子,而我,退到最后只能回去种那一亩三分地,在村里那个熟人社会混也难受。

虽然现在互联网似乎打破了信息壁垒,可我依旧不知道自己应该从事什么行业。

我学的计算机,但技术并不好,我很讨厌代码,不过还是靠着学校的口碑一毕业就进了国企。

我在遥远的北方过了两年看不见太阳的社畜生活。太阳没出来就赶着进写字楼打卡,等下班出写字楼,太阳又已经下山了。能晒太阳是一件很奢侈的事,我周末总是起很早,马不停蹄干完积累了一周的家务,然后在下午四点出门爬到附近的山上追日落。

那时候我对技术有一种盲目的崇拜,在一个百分之八十的成分都是产品经理的部门,做技术岗的我有一种谜之优越感,因为其他人的工作没有门槛,但是我的工作有。虽然学得很吃力,不过我还是骗自己说你一定会成为技术大佬,然后去大厂年薪几十万。

可是技术活做熟了就是体力活,我像个机器人一样下班就回家关机睡觉充电,然后第二天又准时打开开关,日复一日在同样的时间做着同样的事,生活好像一潭死水,年龄在增长,可是我的能力却没有跟着增长,于是我从体制内离职了,渴望去更大的市场寻求技术提升。

出来之后我发现,自己没办法控制事态的发展。我社招进了一个更大的国企,但是成长的资源并没有像之前的老东家那样流向我,因为这边公司太大了,人才太多了,相比于花心思培养人才,他们更多的是主导谁经验更丰富就让谁干,然后我被丢去干起了繁重的杂活,不分上下班时间的加班。除此之外,大公司的人际关系也更复杂,我招架不住,每天都感觉自己的双商被人踩在地上摩擦。

我的心理和生理状态急转直下,那段时间我总是在日记里调侃说自己是脆皮打工人,是随时会倒地归西的那种脆。我感觉前路一片黑暗,很无力,或者说孤立无援,总是酗酒,然后就窝在出租屋里哭,哭着哭着领导又发消息派任务了,就收拾收拾情绪爬起来洗把脸继续加班。

我讨厌那样的生活,虽然工资养活了我的身体和逢年过节能给家里转账买东西的自尊心,可是我的灵魂是死的,我每天都巴不得自己出点什么意外或者获得癌症然后名正言顺地死去。

我了解自己,继续在那里待下去一辈子也不可能出头,并不仅仅是因为混不好职场,更因为我对这个行业已经失去了所有的热情,于是我再次裸辞了。

离职后我花了四个月全职考复旦,依旧是考本专业。压力太大了,我没有告诉我的家人自己离职了,以前每周末我都会跟家里人打电话,现在我很烦自己以前养成的这个习惯,每次跟家人打电话我都要小心翼翼地生怕说漏嘴被发现,我最不擅长的就是说谎了。

复旦,这个无数次出现在各种文学作品里的title,我已经分不清是因为自己总是带入小说主角还是说这就是我的宿命,总觉得未来有一个我在那里等着我,可是这次,成绩出来距离往年院线均分还是差了十几分。

研友们都劝我再战,可是我不知道自己要考什么专业了,就像我不知道自己应该去哪个行业。我在知乎上搜啊搜,在小红书上搜啊搜,我把我想去的行业搜了个遍,最后除了得到一堆劝退和焦虑,别的啥也没得到。

最近房子要到期了,我打算重新找一个像样点的居住环境。

我最近很痴迷于那些vlog博主营造的温馨小家,仔细看视频会发现他们真的买了好多能提供情绪价值的小玩意儿,蜡烛、挂画、摆件、玩偶、护肤品等等等。

再看一眼我的桌子,各种充电线、插排、电脑、笔、纸巾,鼠标,矿泉水。

emmm,简陋得可以随时跑路。

我喜欢逛名创优品和无印良品那样有很多小玩意儿的店,但很少买里面的东西,感觉看着好看,但是买了就吃灰,浪费钱。吃东西买东西会纠结很久很久,最后主打一个扣扣嗖嗖花了很多钱。

我觉得自己不算特别穷,打工攒了十几个,本来打算当读研的学费的,现在变成创业启动资金了,没收入一点安全感都没有,花9.9要纠结老半天,比起之前我说的那个带着一千块闯广州的老哥,我真的太胆小了。

我知道有很多年轻人都跟我一样,我是指对前路迷茫,又不适合上班,还社恐不敢跟社会接触的年轻人,尤其是女孩子。

他们有的一毕业就因为考公考研或者找不到工作而待在家里,也有的因为失业被困在大城市的出租屋里,还有的每天上班把时间和精力廉价打包卖给公司,大家都很不容易。

也可能是刷了太多这样的贴子,很长一段时间里我都很悲观,不明白为什么好好的人要遭受这样的困境,我写了好多长文抨击这个社会的规则,抨击原生家庭,抨击就业环境现状。

最近租房去看了深圳的城中村,房屋很密集很破旧很不安全的样子。还看了公寓,那些公寓就像小时候吃的那种包装了金灿灿糖纸的元宝巧克力。app上一搜,除了二房东就是连锁公寓,这个城市留给底层的生存空间很狭窄。

emmm,抱歉,其实我只是想表达一下消极的信息环境给我带来了很多不必要的焦虑,结果倒变成了絮絮叨叨的诉苦了。

最近似乎突然开了窍,在逐渐克服了笼罩自己很久的负面情绪后,我发现以前的路并没有白走,那些习得的能力和经验从来没有背弃我,我很希望在新的阶段能够帮助那些跟我一样的年轻人们走出困境,这就是我重新想要追求的新的意义罢。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