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与一位同事探讨“摄影”与“后期处理”的议题。
同事的意思是,很多时候一副好的作品,并非是原原本本的本来面目展现给观众,它需要一些适度的后期处理,比如调色、补光等,以让美更完整。
那时另一位同事提出意见,如果经过了处理,作品便已不再是作品本身,摄影写实的意义又何在呢?
当时我说一切要适度。这话放谁耳朵里,都觉得像是打圆场。尽管我的确是这么认为的。
摄影与后期处理,这是一个问题。
问题的核心在于现实里的世界通常并不完美。美丽的鲜花附近可能附带烟蒂,皎洁的明月则会被怪异的乌云遮蔽。
我们总是希求着真实的美好,又有些时候,不得不去做一些修饰,以让美好变得完整。
我想,我们不应当去否定人们追求完美的信念。
古往今来,我们一直在追求更美好的世界。比如西红柿,曾经的西红柿只不过是一种比鸡蛋还小的果子,经过人们一代代培育,才有了如今的块头。
正因如此,我们很难去否定人们改善事物的发心。
而问题的另一方面则是,从古至今,唯有真实方才能打动人心。过份的修饰,有时会让事物面目全非。
就像我们宣传一个人的事迹,唯有他的故事是真实的,人们才会被感动。如果事后发现一切都是虚假、伪造,哪怕故事编的再美好,大家感受到的只会是恶心。
摄影也是如此,一方面我们需要一些“处理”,以让作品的美更完整,而另一方面,如果各式各样的“手段”加上,完全改变事物的本来面貌,成就一张张“网红景”。它也许会很漂亮、很奇幻,但却失去了真实所给予人的震撼。
摄影中的“修饰”,适度是难题。
化浊
2018-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