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道无术,术尚可求。有术无道,止于术。”
道是概念规律,指导方向,术是方法,是可拆解可执行的步骤,技巧。
这篇文章将从[道]纬度和[术]的层面,对品牌命名做探索和思考。 从决定要做一个新品牌的时刻开始,命名便成了决策者魂牵梦绕的一个事情。又从命名开始,品牌就应该将[社会价值、商业价值]的语言“翻译”成[用户价值]的语言,所有表达都应该以[用户价值]为中心。
以用户价值是什么?人们对价值的理解多从功用的角度出发,关注消费体验中感知到的价值。用户价值即为所定位的目标用户所提供的价值。
以共享单车为例,为什么市面上大部分共享单车品牌未将共享单车一词作为品牌名称呢?[共享单车]是一个品类概念,[共享]是用户价值么?可能对部分环保主义用户来讲可能是,这是对环保的支持和绿色健康生活态度的彰示。[共享]是一个社会价值的语言。但背后真正体现的用户价值是:短距离出行的便捷,解决短距离出行走路时间长,打车不划算等问题,是时间和金钱上的转移,用户在意的方便、便捷的感受,是某种生活状态的追求,基于环保主义出发,最终反映了用户的存在和自我的投影。比如摩拜单车的品牌名,把move跟bike相结合,缩写而成就是mobike。希望这款共享的单车自己自由的移动,人们可以骑着它在所在的城市中自由的骑行。告诉用户你能成为什么,并塑造一种精神形象,不失为另一种传递价值的新途径。
回到[直销银行]这个品类概念上来讲,用户价值是安全感、是便捷、科技感、良好的用户体验,在互联网普及的时代带来金融业务办理的便捷性,价格优惠,金融产品满足日常使用需要。是使用者生活方式、金融习惯的体现。
故销银行的命名也与规划搭载的产品,及产品定位,提供功能有关系。
简单举例:
一个投融资功能的app,品牌名字如龙行e融、e融九州。
一个理财功能的app,品牌名称如钱大掌柜、徽常有财。
一个全功能(存贷汇理财)的app,品牌名称如小爽bank、爽爽bank。
品类概念本身就代表了“用户价值”,不过更有甚者,是将“品类”和“用户价值”一并写进品牌名。 如:平安橙子银行,定位为年轻人的银行,鲜活的感觉,给人以青春。
所以关于品牌名要让用户触知到什么?答案其实很简单,它应该来源于决策者的这样一个判断,那就是究竟何种[用户价值],会在用户的心智中拥有最高的独特性和显著性?换句话说,品牌名所要“表达”的终究是决策者对用户价值的思考。 相对绝对数量的品牌而言,一个好的名字显得非常的稀缺。决策者在品牌命名上应遵循两个核心标准[可识辨度]和[可触知性];避免的两个“陷阱”:一是看不到产品背后的“用户价值”;二是喜欢与用户的“认知”做对。
两个核心标准首先,品牌名的作用是要让人认知品牌,而所谓的“认知”,必然是“认”在前,“知”在后,如果连“认”都困难,想让用户“知”就无异于天方夜谭。从这个角度看,提高“可识辨度”就成为了品牌命名的第一要求。
在中文名称中,形态复杂的生僻字容易导致识辨度的下降。当名称导致单个用户的认知成本提高时,这种效应在群体中就会放大。比如,它容易抑制用户的推荐欲,举例来说,在使用手机输入法的时候,或许就需要不断组词;在使用搜索引擎或者向别人转述的过程中也会遇到麻烦。所以识别成本提高的背后往往就是沟通成本、传播成本的提高。在班上名字难念的孩子,会因为较少被老师点名而导致学习成绩下降,所反映的也是相似的道理。最后,“可识辨度”还意味着“特别”,当我们说某个人的声音很有“识辨度”的时候,其实就是在讨论它的特质,因此盲目跟随成功品牌的命名范式,只会让品牌学得越像而越没有“可识辨度”。
品牌命名的第二关键点是“可触知性”,在发现营销理论中,我们说价值表达的基本原则是“承载价值、触发认知”,既然要触发认知,就要具备“可触知性”,因为所谓的“表达”,其实就是你在说,别人在听;你在做,别人在看;一个名字,一个Logo,一件产品……在很多时候,品牌的基础表达都是安安静静地等在那里,等待着用户的发现与关注,因此好的表达必须让人“一触即知”,哪怕只有短短的几秒接触,也足以激活用户的某种意识。
那么面对着这么多的触知方向,管理者又应该如何决策?应该将什么作为用户触知的重点呢?发现营销理论认为,无论是品牌所属的品类、目标人群、功能特性、生活方式象征或者创始人以及品牌的来源、产地,这些林林总总的概念其实都是在反映“用户价值”。当产品的创造者或者来源、出处的“价值信息”已经足够独特、已经拥有了极高的心智显著性的时候,就无需再多此一举地用另一个名称来解释这种价值了,直接使用创始人或者品牌的来源、出处就好。(很多直销银行直销使用其原银行名称,如:甘肃直销银行;如中信银行和百度合作成立的直销银行-百信银行)
品牌命名的一大技巧,是利用人们原本熟悉的事物来表现价值;相反,特定概念则没有这一优势。(快乐银行、橙子银行、风筝银行)
好名字应该让用户一触即知、一看即明,也就是追求所谓的“当下知”,而如果要用户“想一想”才知,甚至还需要你写上一段备注来解释,那它就一定不是一个好名字。涵义丰富的名字能给品牌带来更多“讲故事”的角度和传递意识形态的机遇,会拥有更多的语言场景来和品牌的其它表达融合。
新品牌命名,终究是一种策略思考下的创意,在这方面,「言有尽而意无穷」一直是中国人内心一种深刻的美学体会,而在我看来,这恰恰是品牌名作为“价值表达”所要去追求的。两个“陷阱”一是看不到产品背后的“用户价值”
二是喜欢与用户的“认知”做对,这又主要反映在如下两个方面:
因模仿而导致的认知趋同。
不考虑用户认知规律中的“先入为主”机制,按照主观意愿命名。
互联网品牌在这个问题上犯错颇多。比如,百度喜欢将业务都冠以“百度XX”之名,这会导致一个什么结果呢?结果就是,与“搜索”这一核心认知距离近的业务(例如百度百科、百度贴吧),会因为有认知优势的滋养而更容易做好,而与核心认知距离较远的业务(例如团购、网络订餐、视频),则只有在不冠以母品牌名的情况下才更容易获得成长空间。
除了没有考虑到用户“先入为主”的认知机制,这种命名方式也完全忽视了在一个品牌名之下,如果品类延伸宽泛,而缺乏统一的核心价值来聚焦认知的话,则用户的认知必将涣散;而一旦涣散,则必将在每个细分领域弱于心智显著性更高的品牌。
与此类似的,当“UC浏览器”的品类认知太强,再将“UC”前置到“UC头条”这样一款“资讯阅读”产品上,产品的专业性就不容易被用户接受。
在儿童手表领域,“360儿童手表”注定会继承母品牌“安全”的认知,但如果用户对这一品类的价值标准发生了变化,例如如果不再将“安全”作为核心购买诉求的时候,名称就会导致品牌价值的减损。这就是我们说的,一个强有力的名字有可能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降低效力。
这些例子反映出,企业决策者在为品牌命名时必须审慎考虑用户对特定概念的既有认知,要多从“时间性”上考虑问题,尽量用一种更超前的眼光,来确保名称在当下和未来都不容易与用户的认知起冲突。 从[道]纬度谈了命名的基本概率规律, 现在再回来谈谈[术]层面直销银行的命名方法和技巧,我们先总结和分析现有市面上直销银行的名称,寻找出关键词。
现有银行名字分析关键词:银行 e 融 财富 bank
水果+银行 芒果银行 橙子银行
常规词+英文 爽爽bank 小爽bank 小鹿bank
动词+金融 有氧金融
e 融 e钱庄 富乐e家 龙行e融 e 德财富 金e融 华融e银
数字+银行 99银行
常见词+银行 百合银行 阳光银行 风筝银行 你好银行 小草银行
地域性词 晋享财富 吉银财富 徽常有财 桂银直销
其他 江鱼儿 一贯
直接使用原名 甘肃直销银行 青岛直销银行 紫金直销银行评价标准如何检验名字到底好不好?总结以下好名字的6个标准。
好记,说一遍就记住了
已有直销银行名字当中,有几个是记住的,写下来,成为做名字的一个参考。
那在想好一个名字后,立马在周边做一个测试,假如其中80% 的人都记不住你的名字,建议立刻马上换掉。
因为这个名字可能在推广的时候,会没有记忆点,浪费推广预算。
好传播,口头传播比较自然
如果名字很难用口语说出来,传播度就会大打折扣。
好占据品类,代言行业
一个好的名字可以代言一个品类。好的名字,别人一看,就能联想到是做什么的。这样名字,做得好就可以代言品类。
好搜索,输入法容易拼
输入法一下子就可以拼出来。芒果银行、小草银行等等都是可以用全拼音连着一下子拼出来的。假如名字没有办法用输入法一下子拼出来的话,就说明不是一个通俗的词,也可能不是一个很好的名字。
好拓展,容易联想文案和品类
品类和文案都有拓展空间。文案组合在一起完全没有违和感,而且顺口。
好一致,多个平台名字统一
因为我们不单只是独立app,还有微信公众平台、网页等等等其他平台,所有平台都能统一用一个名字。
避 免避免直接山寨
起名字的时候,不要直接山寨。
别人叫「小草银行」,我就叫「小花银行」;
这种是非常非常低俗的一种模仿,直接模仿的话就特别的山寨,不利于品牌建设。而且这种模仿痕迹非常的明显就感觉特别的low。
可以模仿但是不要直接这样子去模仿,可以模仿它的创意,模仿它的格式,但是不要直接去模仿它的名字。这样子会有一种让用户不太舒服的感觉。
避免的就是滥用高俗字
这些什么“利、兰、和、仕、卓”等等,这些就非常多的传统企业都是用这样的名字来命名公司或者品牌的。
其实在互联网上这样的名字的品牌是不太利于传播,更不利于这个品牌联想,也没有给人一种很高大上的感觉,所以就尽量少用这一些字。
避免滥用生僻字
有很多字你根本也不会打,也不会写,也不会读,就像「大龙燚」还有「深夜发媸」,这个“媸”字,我到现在都还不知道怎么写,假如现在要我手写的话,我也写不出来。
避免过度的追求逼格
有的时候,会醉心自己的情怀、九曲回肠的故事终于搞出一个只有自己能懂的名字。看到很多很多的品牌都是这样的,但不明白这个品牌什么意思。
避免这个行业扎堆
如果整个行业都一样的,比如某某宝、某某通、某某会、某某贷、整个行业都一样,就没有什么辨识度,而且它的产品的特点,就非常的明显明确。「闪送」就比什么申通、中通、什么通这些要好太多了。
步 骤做深度分析
1)稀缺价值
用户的稀缺价值是什么?、更多、更全、还是更有趣、更好玩等等。这个不光是名字,还有自身的定位,一定要把这个稀缺价值归纳出来。
比如说快递行业,快递行业全都是中通、圆通、申通、什么通都是这样的名字,如果你是一个新品牌就不容易出彩。
2)独特卖点
看看有什么独特的卖点,要去思考一下,在团队内部去碰撞。分头想名字,再头脑风暴一起碰撞一下。
3)可延展的内容
延伸的服务还有什么?除了刚刚讲的稀缺价值以及独特的卖点,还有没有什么其他延伸的内容或者服务。
4)符合用户的心理预期
在用户的心中,他觉得你的名字是什么,也就是他们的第一联想是什么?举几个直销银行的名字,来看这些名字给你带来什么样的感受。
对于目标用户的洞察
人群的年龄
人群的气质
人群的性格
分析搜索习惯
在后续的运营推广中,有高搜索量的名字就是最有价值的推广资源。
那到底怎么样找到有搜索量的关键词呢?
看看关键词在百度上搜索量是多少,分别有移动端、PC端两个指数,我们更多考虑移动端的指数。
百度搜索风云榜:http://top.baidu.com/
微博风云榜:http://s.weibo.com/top/summary
还有微信的微信指数,大家只要用手机打开微信,点击最上方的搜索,然后输入这个微信指数,你要点一下搜索,就会出现这个东西出来,叫微信指数。
关键词重新排列组合
要起的名字,把那个领域写在左边。然后再在右边写下些可能可以组合在一起的名字。
银行 芒果 熊猫
金融 小草 地域
财富 + 数字(99) e
bank 阳光 你好
这样子的命名方式,虽然说不上是很惊艳,但是它至少是不太会出错的。
做真实用户的测试
想到一个名字之后一定做一个测试,让内部目标用户投票,如果只看到名字会联想到什么,有什么样的感受?
口头测试
口头测试,是否顺口。
文字测试
因为我们在手机上大部分就是看到一个文字,如果在手机上看到这个名字,会不会产生兴趣。
视觉测试
如果这个名字配上一个logo,有没有引起你的注意。设计号头像,或者配上海报,看能不能加强吸引力,有的时候文字表达不够力度,配上视觉就惊艳了。
要看你的目标用户是谁,在后面的运营的过程当中,所以要找准目标用户来做这个测试。
最后but,想一个好名字终究是一种“创意”,既然是创意,就需要对它的神秘性心存敬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