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1日 读书心得
分享者:邓锦夕
书籍:《不管教的勇气》
读书心得:不管是家长还是老师,之前听到最多的育儿知识是少批评,多表扬。但是今天这本书分享了一种新的教育方式是:不批评,也不表扬。当听到这种教育方式也着为好奇 惊讶。那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一、既不批评也不表扬的育儿方式
1.批评不是育儿的好方法。(不批评)
一来没有人喜欢批评,二来批评会带来负面影响。关于批评,主要有三种情况。
①受到父母关注,是孩子的重要需求。当孩子规矩做事得不到回应时,就会故意做一些被批评的事,以获得关注。
②有些孩子做错事,不是故意,而是不知道自己的行为需要改正。这时,父母要做的不是批评,而是耐心解释。
③批评在当下见效快,并非真的有效,而是因为孩子害怕父母。久而久之,这种顺从会使孩子逃避批评,做事消极,变得懦弱。
关键词:关注、耐心、懦弱。
我就是从小到大被父母批评的孩子,所以在很多方面不自信,易害羞,不敢大声说话,等到上大学和正式工作后才好点,对我的影响还是大的。所以批评的教育方式百害而无一利。
2.避免孩子依赖表扬(谢谢)
除了批评,作者认为表扬也不是育儿的好方法。因为孩子可能会依赖表扬。一旦得不到表扬,孩子便不好好做事了。同时,也需要让孩子明白,不是所有人都会对自己好言相向。
当孩子做出良好行为时,可以用“谢谢”。比如,孩子在公共场所很安静,可以说:“谢谢你这么安静。”这样能让孩子获得对他人的贡献感。(实用)
如果孩子能从一个行为中获得贡献感,就不会再做让家长头疼的事了。
3.不要对孩子的课题横加干涉,纪伯伦说,孩子“凭借你而来......却不属于你”。(引导)
父母给了孩子生命,却不能代替孩子过一生。当然也不能决定孩子的人生。而挫折和失败也得由孩子自己负责。更重要的是,父母对孩子的课题横加干涉,将造成不良后果。一,它会破坏亲子关系。二,一旦发生问题,孩子会把责任转嫁给父母,而孩子则无法成长。三,干涉孩子的人生,是父母不相信也不尊重孩子的表现。他们认为孩子无力承担失败,因此,也阻碍了孩子成长。
读大学时,我想学的是幼师专业,但我妈偏要我学会计,一点也不感兴趣,还一度内心责怪父母帮我选择以后的道路,所以毕业后就自学考教师资格证再到考编,从我能决定自己未来的道路起,感觉这才是我要的人生而不是被父母安排的,每天都很开心快乐和充实,也能勇敢面对自己的选择。所以父母应该是孩子道路的引路人而不是决定者,成为孩子最坚实的后盾,孩子的筑梦人,这点很重要的。
4.体罚没有任何意义
一般情况下,父母会用体罚的方式发泄自己的愤怒,以为简单粗暴的方式可以改掉孩子的不良习惯,这样只是让孩子暂时改掉不良习惯,所以一来父母需要引导孩子好好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和爱。二来,对待孩子时,父母不用体罚来教育孩子,体罚不是教育而是报复。
孩子的学习一直是家长们热于讨论的话题,很多对孩子的指责 批评 体罚,来源之一也是因为孩子的学习出现了问题。共同目的也是希望孩子通过读书出人头地,立足于社会。出发点是好的,但是方法不对会起到事倍功半的作用。所以书中作者提到让孩子学会学习的方法是值得借鉴的。毕竟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二那如何让孩子学会学习呢?
1.让孩子感受到学习的喜悦(父母以身作则,小的时候可多陪伴孩子看书,孩子读书的时候自己别看电视,要求孩子做到的事,自己也要做到,由于我还没成家,所以也无法践行于自家孩子,但是我在学校,让孩子在练字时,我课后在寝室也会练字,要学生看的书,我自己也会去看,这也是思辨与立场书中的认知一致的要求。)事实上,正如樊登老师所说,学习是一个人一辈子的事。它促人成长,不仅为自己,还能为社会作贡献。父母应该告诉孩子这些。
2.父母不要开口只谈学习,也要关心孩子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比如交友,比如情绪,不让孩子感受到自己就是学习工具,缺乏爱和归属感 。(学会倾听,耐心引导)
三、赋予孩子面对人生的勇气
1.不要认为自己不行(自信)
父母需要帮助孩子建立自信,赋予他们勇气,让孩子明白:任何人都可以做到所有事。(这句话也是一直鼓励着我,别人可以的,我也一样可以。)
2.学习应该认真,但不必过于沉重
如果这次成绩不好,不用觉得辜负他人,也不必消沉,只需为“下一次”努力就可以了。我之前教过一个学生她第一个单元,语文考了98分,但她拿着试卷就一直哭。我说吴×,你怎么啦,她说她没考到100分,我说,老师能理解你的心情,这次没考好没关系,下次再努力,有什么不懂的,可以问老师。以后她基本每次都100分,偶尔没考好,也不会那么悲伤了,也比之前更加自信了。这还算成功的一个事例。
3.发现孩子闪光点
4.接纳孩子真实面(很多家长认为自己的孩子会与众不同,这就需要我们要有勇气承认自己的孩子就是平凡的人,普普通通的人,接受孩子的平凡的事实,耐心引导他)。
这本书“不批评,不表扬”的教育方式,要求我们家长老师需要用平等的态度对待孩子,多给孩子引导而不是去决定孩子的方向。我们还需多学习,运用正确的教育方式去做孩子的筑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