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报名参加了青少年学习动力实践营,收获满满,一起分享给大家,今天分享的是第三课:从情绪入手,让青少年告别无力和无所谓
前两节课从两个视角入手,一是影响学习动力的因素,一是对比游戏,去观察做些什么学习动力可以被保护。
在支持青少年我们有一个核心的信念:单纯的方法已经没有用了。为什么呢?青少年是一个特殊的年龄阶段,情感丰富,即便没有表现出来,他的内心情感也是丰富的;对关系品特别敏感;在意对方内心真实的声音,而不是假装的状态。
所以当我们的真实状态没有改变,是假装不来的。
比如生活中常见的例子:我明明很反感孩子打游戏,老师讲要平和地跟孩子互动,减少孩子对游戏的依赖,具体方法一二三。于是压抑自己的怒火,假装安稳。按照方法去引导和改变孩子。因为关系不理想时孩子对父母是警惕的,对于父母的改变是更加警惕的。潜意识会用延迟改变来检验父母的改变是否真实是否持久。父母往往难以忍受,放弃新的方法,最终再次回到原来严格管控的方式,孩子依然沉溺游戏。
如果我们用另外一条道路可能效果会更好一些。
1.我回看过去和孩子相处的模式,这种模式让我们彼此都很消耗。
在无意识的互动模式下没有促进孩子的成长,自己也没有体会到成就和幸福,这一点很重要,你发自内心渴望自己的生命状态有所改变,孩子更好的成长可以促进自己生命品质的改变。我决定为了自己的生命状态停下过去的模式,这样就没有那么强烈的付出感和自我牺牲的感觉。
2.我选择更加看重关系的品质和孩子能力的成长。
比如看到孩子贪玩游戏,我支持的目标不是让孩子永远不再玩游戏,(那样的话,面对同学同伴他会失去共同话题,他人际压力反而会更大。)而是培养孩子时间管理和自我负责的能力。这是我决定要去到的方向。
3.我决定跟孩子分享自己真实的情感,包括在遇到实际问题时表达自己真实地情感。
比如告诉他:我看到你持续玩了一个小时游戏,内心会感到焦虑。也包括:即便你完成作业,看到你玩游戏,我心里也是难以接受。但这是我的问题,因为我对游戏本身有恐惧,你不需要为我这样的情绪负责。
当孩子违背约定,我依然可以批评他,而不是为了表面的和谐刻意讨好,那样孩子不清晰界限,父母内心也是压抑的,内外不一致。请记得这样的批评是在保护孩子的尊严和价值的前提下进行的。
在营地我们也会使用批评,找到一对一面对面坐下的机会,指出对方具体做了什么,这样的行为会对他人和自己带来什么样的影响,自己对此的感受,询问对方对比的感受,再提出自己的要求和期待,表达对对方达成的信心。对方往往低下头,过一会就恢复光彩,并且有所改变。
当然,我们和孩子相处不是一直在解决问题,相处中增加我们通过分享情感增进关系的机会。吴和芳老师常讲:好的关系带来好的影响。当对方更看重你,你自然更有能力影响对方。如果我们大声训斥对方却假装无意或强烈对抗,就需要做出方向调整了。
总之父母和孩子站在一起,用真实情感、积极正向、合理约定和界限支持孩子,孩子的内心以及学习动力就会发生改变。这比方法更重要,如果具备这样的状态,好的方法就会锦上添花。
我通过青少年学业上关于情绪的一个常见的问题进行讲解。
例如:一跟孩子提到学习,他就很烦躁怎么办?
我们用一个特别重要的视角,先分析一下烦躁的可能性:
一是你提了,所以孩子很烦躁。作为父母我们提出任何要求或问题孩子就会烦躁,这说明关系具有针对性。比如我们经常说孩子内向,发现在同学关系上他很活跃;我们说孩子不知道考虑他人感受,但在班级里他是最无私的人。他只是在和我的关系里呈现这样的状态,重点要工作在关系互动模式上。
面对这一种情况,结合我们的第一讲亲子关系矛盾的延伸,我们看看自己在关系中扮演的是什么角色呢?我们的经验是父母在孩子学习上比较焦虑时,往往采用相对不在意对方感受进行要求的方式,早期孩子比较顺从,但随着年龄增加就开始有情绪了,那怕父母带着焦虑试探性问一下,对方还是气不打一处来,父母很委屈郁闷。其实发生这样的情况孩子内心的核心逻辑是:成长的经验告诉我只要父母对我有焦虑,就说明我不好,不被认可,产生对自己和父母的攻击。身为中年人的我们,即便现在和父母相处是不是还有这样的体验呢,我们潜意识在父母面前展示自己的能力,但父母对我们稍有焦虑或不满,我们内心反应依然很强烈,自己一下成为了那个渴望证明自己的孩子。我就是这样,这段时间难能可贵和父母相处一个月,但面对习惯性担心受怕的母亲,一不小心还是会掉到青少年时期和父母相处的模式里。
我们都是这样一代代成长起来的,我们作为孩子时的遗憾可能还没有化解,我们却无意识选择用父母教育我们的方式教育我们的孩子。现代精神分析会讲:在关系中太多的焦虑担心是一种轻度诅咒,的却,让我们脑海里持续盘旋不好的画面,反而吸引对方去到那个画面。有一个小实验很有意思:要求你不要想粉色的大象,结果我们第一个想到的就是粉色的大象。
当然,我们不去妖魔化焦虑,它是一种促进我们专注不确定未来,引领我们提前做好准备的感受。但当我们的焦虑已经影响了亲子间情感的流动,影响了亲子间的界线,从而影响了孩子的动力以及为自己负责的能力,我们就需要做出调整,用新的画面代替脑海里让人担心的画面。
谈到界限,这是当前家庭教育和心理咨询最火的概念之一。用大家比较容易理解的话来解释:好的亲子界线会让我明白我的功课,你明白你的功课,在关系中彼此支持完成各自的功课。就像学习是孩子的功课,转化因孩子的学习而产生的焦虑是父母的功课。否则孩子的学习只是为了缓解父母的焦虑,父母比孩子更有学习动力,更加看重成绩,那就是本末倒置了。结果就是你越来越焦虑和失望,孩子越来越没有动力。
关系中因为焦虑而跨越界限的例子比比皆是。我曾经支持过一个只有初中文化水平的妈妈,为了给孩子辅导作业,自学高中教材,但这不是一个励志的故事,因为妈妈特别委屈,哭着告诉我:“孩子成绩一塌糊涂,如果走进考场我都比他考的好。”
当然界限的意义不仅仅在于提升孩子的学习动力,更重要的是它可以完善孩子的人格。当他拥有清晰的界限时,他会清晰的明白人际中间中互动的尺度,不会随便被他人的情绪和期待左右,同时也不会因为自己的情绪和期待伤害和摆布他人。我常常跟妈妈们讲,如果你和孩子建立温暖而有界限的关系,将来他需要你协助照看孙子或外孙时,他会邀请你,而不是命令你。如果你说不,他也会欣然接受;如果你帮助他,他会认为父母送给了自己一份重大的礼物,因此心怀感恩。你就避免了当今很多老人辛苦又委屈的现状。
还有第二种情况,是提的什么让孩子烦躁,有这样的情况,无论谁提到这一点他都烦躁。比我上学时有个朋友中招体育加试,跳远的时候发力过猛蹦断了腰带,人过去了,裤子却留下了。每次同学提到都非常尴尬,二十多年了依然难以化解。
第二种情况说明孩子在学习上有了心结。我们怎么支持他打开心结呢,去到过往的历程,转化情绪,重新塑造体验。这是萨提亚模式心理咨询师最擅长的工作。为了更有体验性,我在文稿里附了一个简单的案例讲解咨询师和初二男生的互动的过程,另外很多人说心理咨询就是聊天,接触了你会明白这是对心理咨询很大的误解。
心结就是此刻的情绪不仅仅是此刻的情景引发的,当前事件是引子,引发过往事件导致的,至今没有化解的情绪。所以当你感觉触碰了青少年的心结,你要有意识带他去到心被“打结”的地方。
1.通过对话,或者创造他和自己或让自己产生强烈情绪的对象对话,化解他积压的情绪。
2.看到他过往是如何帮助自己应对压力的,并通过用积极视角重新讲述故事守护他的尊严,肯定他的价值。
3.帮助他看到自己的资源,为自己做出新的决定。
看完案例再听这样的话是不是就没那么枯燥了。这个案例还涉及到一个萨提亚重要的工具:冰山问话,是透过行为和情绪探索青少年内心世界的核心工具。我们将来做一个相关专题再给大家细致分享。
请你记得三个核心的信念:
每个情绪背后都有向上的力量;
每个人都有足够的资源和能力帮助自己;
每个人都有能力为自己做出更好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