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明晰职责,高质量构建防控体系
一是建立指挥和管控两大平台。经过整合梳理,指挥中心实现与市局和各镇应急指挥中心信息互联互通、共享共用,在全市率先建设秀屿区工贸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信息平台,已注册开通工贸企业账号118家,完成辨识评估风险点183个,落实管控措施1099条,建立检查清单1599条,初步实现全区工贸规上企业“一企一档、一套标准、一套措施、一个全链条风险管理评价体系”。二是配强救援队伍。整合优化应急救援力量,全区现有专业救援力量157人,非专业救援力量1682人,组建防汛防台风应急抢险与灾后重建技术队伍12支,专业技术人员286人;镇、村两级落实应急抢险队伍共155支3824人;森林消防扑火队伍7支105人;挂牌成立蓝天救援中队,现有正式队员30人,预备队员20人,志愿者30人。三是健全预案体系。全区现有应急预案82件,其中总体预案1件、专项预案26件、部门预案20件、镇、园区制定各类预案35件,初步实现总体预案、专项预案、部门预案全覆盖。
(四)推动落地,高水平健全保障体系
一是加大应急资金保障力度。研究制定出台《区安全生产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2020-2022年共安排预算资金2274.95万元,其中人员经费958.93万元,项目经费1316.02万元,共争取上级补助资金119.7万元。二是抓好应急物资储备和管理。与人武部合作开展军地联合共建应急物资储备仓库1个,建成应急物资代储点2个,各储备库分别储备有棉被、帐篷、救生圈、抢险舟、灭火机、消防背包等物资30余种。推进避灾点提升建设,已建有避灾点162个,其中区级3个,镇级11个、村级148个,自然村紧急避灾点21个,筑牢应急救灾“避风港”。三是持续推进“保险+服务”模式。采用“政府主导、农户参保、财政补贴”的方式,扎实推进2022年农村住房叠加保费征缴工作,全区已有143个村(居)与保险公司签订农房保险协议,覆盖率达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