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地铁1号线,有两个紧挨着的站点。和平医院站和烈士陵园站。我从和平医院接受了一次优质的医疗服务,而后坐了1站地铁,参观了烈士陵园。值得一提的是,两个站点都与同一个人的名字紧密相关。
和平医院,全名叫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这所医院建于1937年,原名“晋察冀军区后方医院”,1938年加美援华医疗队队长诺尔曼·白求恩前来医院进行了援助。1939年11月白求恩不幸以身殉职,为纪念这位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1940年1月医院命名为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目前,医院已发展成为一所现代化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
烈士陵园,全称叫华北军区烈士陵园,白求恩大夫就安葬于此园内。半圆型墓顶朴素端庄,汉白玉墓碑上赫然镌刻“白求恩大夫之墓”,白求恩全身塑像屹立在墓前广场。墓的旁边,种植了四行具有加拿大特色的枫树,地面上也雕刻有枫叶图案,寓意着白求恩大夫生前奉献在中国,牺牲后应该落叶归根。
多数中国人对白求恩应该都很熟悉,毛泽东《纪念白求恩》一文在上世纪九十年代被编入初中语文教材,那张白求恩躬身做手术的照片至今印在脑中。1938年1月,白求恩从加拿大出发,经过80多天的跋涉来到了革命圣地延安,见到毛泽东后一再恳切地表示要到战斗的最前线。他带着战地医疗队辗转在多个战场,冒着枪林弹雨,在极端艰难的环境中抢救了成千上万的伤病员,而他自己却在一次紧急的手术中受到致命的感染,于1939年11月12日不幸逝世。
历史早已远去,但却无法忘却。如今的石家庄,地下列车轰隆,地上车水马龙,我们所享受的一切无不是革命先烈流血牺牲换来的。但是,这些年总有一些污蔑英雄、抹黑英烈的声音存在。许多有关白求恩的书籍记载都称,白求恩在青年时代作风不羁,曾吸食大麻,沉湎于酒精和女人,有些人就拿这大做文章。殊不知,谁又是完人呢?白求恩只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他当然不止会治病,也有自己的性格特点、优点和缺点,他在摄影、美术、音乐等方面也有很高造诣,白求恩纪念馆里就展出了他《自画像》和《午夜急诊》2幅绘画作品。但无论怎样,我们可以确定的是,在中华民族面临危急的时候,在中国人民最需要帮助的时候,白求恩来到了中国。他抽自己的血输给伤员,他为了缩短救治时间要求必须到最前线,他不顾个人安危坚持救治1名被感染者,他全部的热情、全部的精力、乃至自己的生命奉献给了这片土地。
最近接触到了一些医疗行业的歪风邪气(不详述)。通过今天的“两站游“,我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一种思想的悬殊、信念的差异、人格的差距。今天,人们用英烈的名字来命名医院而纪念他,立起他的雕像来崇敬他。而每逢听到这些名字、仰望这些雕像的时候,有的人会不会躬身自省甚至惶恐不安?
白求恩说:“我拒绝生活在一个充满屠杀和腐败的世界里,我拒绝以默认或忽视的态度,面对那些贪得无厌之徒,这世界只要还有流血的伤口,我的内心,就一刻不得安宁。”他用生命完美诠释了这句话。白求恩只是千千万万普通人当中的一个,也许,不一样的无非就是教员说的那么一点精神。所以,我们每个人都可以为之奋斗,成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