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行为读书笔记,6-2

花一年的时间,读路德希维·冯·米塞斯的不朽巨著《人的行为:经济学专论》(谢宗林译本),持续更新读书笔记。


第六章 不确定性

第二节 或然性的含义


1.关于或然性问题处理的几个错误

或然性问题的处理,被数学家弄混淆了。关于或然性的演算,一开始便出现疑义、暧昧。

①穆勒向帕斯卡尔请教骰子掷点游戏的问题。本来用通俗的语言就能说清楚的问题(久赌必输),他用了复杂的、不易令人领悟的术语去表达。以至于很多人认为逢赌必赢的方法暗藏于数学教导中。

②在科学研究领域中,或然性演算的疑义造成了破坏。每一个知识部门的历史,都有好几起误用或然性演算的记录。密尔称或然性演算为“数学的真正耻辱”

③因为全神贯注于或然性的数学处理,导致的“或然性指的永远是次数频率”的偏见。

④有些人把或然性的推论问题和自然科学应用的那种归纳推理问题搞混了。


2.两种或然性,及其适用范围

一者,类的或然性(次数频率的或然性),其应用于完全由因果观支配的自然科学领域。

二者,个案的或然率(人的行为科学里的特殊了解),应用于完全由目的论支配的人的行为科学领域。


3.关于一则或然性的陈述

一则或然性的陈述,指的是关于陈述的内涵,我们的知识是有限的;另一方面来说,关于这一陈述,我们确实知道一些东西。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