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学会说话只要一年,学会闭嘴却要一辈子。嘴巴不光用来吃饭,呼吸,接吻,大多数时它发出的‘声音’在我们的个人标签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人与人之间总是需要沟通和交流的,当你不知道该说什么该怎么说时,就不要再去纠结这个问题了,因为你需要考虑的是如何才能把嘴闭上。
这个问题我并不陌生,曾经多次考虑过,但始终没有准确答案,如今我整合一下。
之前被家人或者朋友偶尔提到过‘不会说话’,因为是亲近的人提出来的,虽然知道忠言逆耳可还是很难接受,然后就怄气似的觉得那就不说话不就好了,那还真的只是气话,哪里能做到不说话,生活处处需要沟通。那么问题来了,古人都讲‘祸从口出’,所以对什么人说什么话,怎么说更容易让人接受,怎样说让人听着更舒服,这里的学问还真是深奥。
其实有的话我们只讲到一半,剩下的半句大家可以猜到想表达的意思,那就不要说了,说出来也没有意义,反而成了废话;感情里大家的形同陌路都源于‘互相沉默’,一个人觉得找不到合适的话开头,一个人觉得说话是多余的,于是成了陌路人;最多时候的人与人打交道,不论是亲戚朋友或是同事上司,想要说话有礼貌且听着舒服,首先是换位思考,如果有人这样对你说你会感觉如何;其次是‘三思而后行’,也就是想好了再说,所谓‘好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就是这样,说话需慎重。
想成为朋友时说话小心翼翼,生怕那一句产生的效果对自己的印象大打折扣,熟一点开始喜欢肆无忌惮,却忘了不论是谁都接受不了直言,转而被‘吓跑’,终于成为朋友的,当你觉得说什么无所谓时就是最伤人的时候,并且伤人伤己,感情是需要经营的,不是贴上了标签就觉得可以高枕无忧,虽然‘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放在这里有点牵强,可当年我们高喊着要做一辈子的朋友的人,如今剩下了几个,还有谁在身边。青春就是喜欢这样的义无反顾,但自问,自己不悔才是真的洒脱。真的感情要用心呵护,不要等一去不返时想着如果当时怎样怎样就好了,很多东西走了是回不来的。
每个公司都有埋头苦干的人,累了一年还在原地打转,而有的人每天容光焕发,在领导面前讲几句话就可以升职,现在这样的人随处可见,当年的我们都吐糟那些人的虚假做作,现在才知道那是明智,智商如何不敢随便评价,但情商一定是高的。话说回来,人家靠自己的能力升职加薪,一没偷二没抢,我们凭什么去否认人家的努力,噢,就因为人家嘴会说,可人家那也是优势。据说只有弱者才去抱怨,强者是没有时间和心思去抱怨的。每个人的‘天赋’不同,发挥所长,必须找到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过好一生,你做不到不是证明你太差,而是不适合你。
经常听到身边的人或者自己说到,以后再不怎样怎样,或是我以后有干嘛干嘛,哎?话别说太满,听起来都不靠谱。什么我以后再也不找男朋友;考试没考好就不出去玩;我要去哪哪旅游;来年我去哪找工作……说着‘我可不能再这样了’,然后依旧如此,这可不是简单的拖延症了,而是自暴自弃,如果真的只是说说而已,那就不要这么认真。
学会‘说话’,做到点到为止、适时闭嘴很难,却不是不可行。这条路虽漫长,但仍需努力。
——{Miss y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