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在“得到”订阅了薛兆丰老师的《薛兆丰的北大经济学课》和李笑来老师的《通往财富自由之路》的专栏,这两位老师的专栏知识都很系统,因为都有音频课程,所以自己每天基本上都会利用在地铁的时间碎片化学习,可是学习一段时间以来,发现自己能记住、能掌握的点并不是很多。
总结一下发现自己的学习有几个问题:
1、每天听完课程之后并没有复盘,没有总结。这样即使有思考也只是在脑海里一闪而过,并不能深度思考以构建成为自己的知识体系;所以听过一段时间之后,大脑对一个知识点的印象并没有加深而是渐渐模糊直至消失,听了跟没听一样。
2、有时候听完薛老师讲的一个经济学的理论,以自己现有的大脑知识库存并不能完全理解,也没有及时针对这个理论做更多的搜索和研究以补充,一个问题就这样糊弄过去了,这一段没有理解很有可能对后面的理论体系的学习大打折扣。就好像一盘卡带中间出现了卡壳,总会影响整体音乐的效果。
3、可能由于自己特定的专业背景养成的思维习惯,学习一门新的知识和技能的时候都会用习惯性的思维去学习,比方说,学习薛老师的北大经济学课,就只是先想要听完一遍全面了解经济学之后再结合实际问题,并没有想过每一个单独的经济学问题都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得到应用。这样求大求全反而很难坚持下去。
总结起来自己是没有找到正确的学习方法的,所以自己虽然每天一直有认真听专栏,却时常有脑子一片混乱的感觉。
所以在学习这些知识和技能之前,还是先找到有效学习的方法吧!
有幸听到许岑老师的得到专栏《如何成为有效学习的高手》,对我来说真是及时雨。
决定先从这个专栏开始,每天听完后利用一小时时间来总结复盘,做到有效学习。
·首先如何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呢?
许岑分享了两种学习方法,分别适用不同的学习对象。
·自然主义学习方法:
基于模仿,注重文本本身,就是一门知识或者技能表面上看起来的样子,这种学习方法重点在于模仿,积少成多,以量取胜,学完了就可以应用。适合语言或者某种固定技能的学习。
比如学习英语,大多数人一开始就奔着语法去了,结果学了一大堆语法也讲不了几句流利的英语。这就是学习方法没找对,我们学习最初母语的时候不就是靠模仿吗。
这让我想起初中阶段开始学习英语,那个时候我们班比起其他班级英语成绩总是高出一大截,得益于当时老师的学习方法,她总是要求我们在读文章之前先听,听一句模仿一句,这样不仅口语得到了训练,模仿过程中也渐渐掌握了英语的语感逻辑,学习起来真的轻松许多。感谢我的老师!
结构主义学习方法:
这种方法侧重对结构和交互关系的认识,提倡通过表面的现象去寻求底层的关系。其学习诉求是创造,学习之后要能举一反三,达到一种质变。适合艺术、经济学学科等创造类学科的学习。
比如学习艺术,艺术存在的意义就是创造,如果你用自然主义学习方法去学习,那你就只是达到了模仿,你学到的是艺术史,并没有达到艺术创造的目的。
掌握这了适合的学习方法,就能做到有效的学习了,从有效到高效的进阶,可以从以下方法入手。
·练习不必顾全大局
把目标拆碎,针对细节进行反复练习。每次练好一句或一段,而不是每次都从头开始,中间有问题的地方就糊弄过去,这样效率会很低。
这一点很好的解释了我们阿卡团每次排练效率低下的问题,因为每次练习大家都会反复从头开始,中间遇到问题卡壳就再从头开始,并没有意识到这些问题应该停下来逐个攻克。
·碎片化学习的真相
之前一直认为,碎片化学习就是一定要利用碎片化的时间读一篇文章或者听一节短课,只是简单的输入。
但许岑提到,碎片化学习一定要带着困惑和问题学习,一定是基于搜索的学习,这是带着输出的输入。
在这一段时间里,围绕一个课题,将一个问题深挖,然后把这些碎片链接起来。
另外他还提到收藏是一种假的碎片化学习,看似能缓解焦虑,其实是种幻觉,因为大部分人收藏之后根本就不会看,相当于没学,而自己又心安理得的觉得自己之后会学。
实际上碎片化学习应该只是一种补充手段,如果碎片化学习是树叶,那我们应该在有树根树干的基础上枝繁叶茂。这些树根和树干需要我们用大量的完整的时间来打好坚固的基础。
今日得到:
学习也是有方法论的,明白这些事情背后的逻辑是让人很开心,听完这个课程有一种一语道破天机的感觉。以前学习很多东西会想当然觉得这是常识,而没有深究其中逻辑。
像许岑这样的人们为什么能够总结出来方法论而我不能?一方面是因为他们会通过多次总结再验证,而我并没有总结 ,也没有去验证,所以并不能形成自己的方法论。